第776页

锦衣卫都是个中好手,山珍并不难寻,难寻的反倒是那些市井里的菜。

这让一心以为晚辈是为自己着想的元戎太后,神色十分细微的冷淡了一瞬。

然而顾宝笙和楚洵说的话却如出一辙,“都是孝敬太后娘娘的,娘娘可要好生享用一番。”

元戎太后不好为这点小事生气,唯恐众人知道,失了她的气度。

又怕为了一个顾宝笙,和楚洵这个乖孙儿离了心,少不得憋着一口气,笑眯眯把菜吃了。

而后,顾宝笙每念经念到一炷香的时间,不是前面这里有事,便是前面那里有事,让一行人不得不把车队停下来。

元戎太后知道楚洵是故意的了,生怕辛苦了顾宝笙的眼睛嘴巴,干脆便吩咐顾宝笙自己看自己的《茶经》去。

不必再念《妙法莲华经》了。

再念下去,等楚洵带着人慢慢的走,兵符都要被萧山王父子拿走了!

一行人这才正式快马加鞭的上了路。

离镇上还有十来里地时,天渐渐有些热起来,马儿便在河边吃了些草料,又喝了些溪水。

马车里闷得慌,顾宝笙也下了马车,坐在香樟树下的一方青石下纳凉。

凛四走过来,恭恭敬敬的递上一竹筒的茶水,“姑娘,请喝茶。”

顾宝笙抬眼,含笑道谢,把竹筒接过来,转头看到前方楚洵微微颔首,也轻轻举了举竹筒。

等她垂头看向竹筒之时,登时一愣。

竹筒里刻着的,正是《茶经》之中摘录的《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

讲的是两个小姑娘烹茶,把自己弄得浑身狼狈的可爱模样。

楚洵让人给自己的竹筒里刻这样的诗

顾宝笙霎时便明白过来了,原来这人是想读了《茶经》的自己给他烹茶,看看是不是也是那么狼狈的小样儿。

可是《娇女诗》是左思写自己女儿的,自然可以称为“吾家娇女”。

“女”字除“女儿”一说,南齐还有“女子”的意思。

她现在还不是他家的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