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页

顾明远叹气的捏了捏手上的请帖,顾宝笙去和亲是肯定不划算的。

无论如何,一定要跟广平王府攀上亲事。

广平王府金山银山的,届时,也不会太计较顾宝笙的嫁妆,他好好儿的跟顾宝笙说说,将那些嫁妆留在顾府,留给自己,总是没有错的。

顾琤眼睛一瞥,便看到了顾明远手中的请帖。

听顾明远问他事情,他便“哦”了一声道:“父亲,张先生今日有事没来教我,《中庸》里有一句话,我不太明白,所以想过来请教请教你。”

顾明远的眉头略微舒展,暗道这个儿子总算是聪明稳重起来了,以广平王府的能力相帮,顾家的荣华富贵应该也是保得住的了。

他便温和问道:“哪一句你不懂啊?”

顾琤身后的扫雪拿出书本来,顾琤便随意翻了一翻,指着书本道:“是这个,劳烦爹爹你过来看看吧!”

顾明远为夫不是良人,但学问却是实打实有的。

这又是自己唯一的亲儿子要上考场的,他也应该亲自指点一番的。

见顾琤轮椅颇大,不好驶过来,他便干脆放了帖子,负手踱步过来,拿起书本来看。

顾明远读书背书有个习惯,摇头晃脑,眼睛还会细细的眯起来。

这《中庸》他烂熟于心,几乎是将一双眼睛都闭了起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顾琤趁着他眯着眼睛背书时,连忙朝离桌子近的扫雪使了个眼色。

印章恰好就在顾明远书桌上,因而,扫雪立马眼疾手快的,便再回帖上压了一个章,又连忙把请帖揣在了自己怀里。

这份回帖,自然是不需要顾明远亲自回的,只需要交给专门负责请帖回帖的嬷嬷就可以了。

顾明远还沉浸在给顾琤讲学教导之中,完全没有意识到回帖已经被人拿了。

“《中庸》乃南齐必考之书,此书你切记要背得滚瓜烂熟,不能丝毫差错!若是陛下问起你,‘君子慎独’一意,你切记一定要熟练背出这一段,再”

“爹啊!”顾琤一拍脑门儿,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

“怎么了?大惊小怪的。”

“我突然想起,这《中庸》一书,张先生昨儿说今儿个他不来时,特地给儿子写了这一章的注解和如何写文章的。

是儿子方才一时疏忽,给忘记了,这才前来打扰爹爹。”

顾琤本来行事就有些三两不着调的,本来也只是问一段话,因而顾明远也并未怀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