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还没出生时,因为国家内忧外患,元皇后孕期身体不适、精神焦虑,她就没有一般的孩子健康;儿时因为“康熙皇帝”的忙碌,导致她就一直跟着只会奉承她的嬷嬷宫女太监长大,没有来自亲人的真心关爱,所有的小缺点也没有人及时的给予纠正。

进学后一味的读书习武,一味的压抑小孩子的活泼本性,遇到烦心事儿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疏导;长大后心理素质低,叛逆偏激孤僻等等,很正常。历史上的几个太子,好像都是这样,比如长孙皇后去世后的李承乾太子。

目瞪口呆的听完了,还没做阿玛的呆儿子的这番“育儿经”,自觉已经是二十多个孩子的阿玛,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皇阿玛的康熙皇帝,无力的捏了捏眉心,对于宝贝儿子要求一视同仁的奇特观点更是无力。

他想说“就是要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教会他们,彼此身份的区别。”却又瞬间想到太子妃的叮嘱和孙之鼎在他逼问下的说明,怕多说引起儿子更多的忧虑不安,当下就改了口。

“行,到时候皇阿玛一样疼他们,一样的严加管教。”只要太子妃和孩子们都平平安安的,毓庆宫的小家庭一直和和美美的,他这个皇阿玛,怎么都行。

太子殿下听到皇阿玛满口答应下来,眉眼舒展,一双桃花眼弯成了两道月牙儿,满是真诚的说道:“谢皇阿玛体贴,皇阿玛英明神武。”

被拍“龙屁”的康熙皇帝志满意得的端起他心爱的小茶杯,闭着眼睛继续品他心爱的碧螺春。太子殿下心里头高兴,脸皮还特别厚,他把自己手里的这杯奶=子茶喝完后,又开始提另外一个要求。

“这次培养银行方面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儿臣想把四弟带着。皇阿玛以为如何?”

强行忍住自己,没有让嘴里的茶水喷出来。康熙皇帝轻轻的把茶杯放回小几上,看着他的眼神儿特别复杂,千言万语无法言说的复杂。

那个让娘娘们出银子跟去南巡的小四,因为跟着他们去了一趟岭南云贵等地,回来后可谓是变本加厉的小气,尤其是这两年太子不在京,大阿哥在外打仗,教导小阿哥们的事儿就落在三阿哥和四阿哥的身上,然后,他就彻底放飞自我,闹出来的各种趣事儿,每每想起来就让他觉得牙花子疼。

胤礽瞅着皇阿玛的表现,大致明白原因。四弟,确实是向着原本历史上那个崇尚节俭、严猛行政的大改革家大步迈进。

“儿臣知道,四弟爱憎分明、爱较真儿,不符合世人眼里的中庸标准。儿臣不怕他雷厉风行的兴利除弊,儿臣只担心,护不住他。”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就好像自家皇阿玛一力担起“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事儿,独立面对被剥夺特殊利益的天下士绅的滔天怒火,不顾他最在意的仁爱名声,大力打击那些坚持“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耍弄笔杆子倒行逆施的天下文人一样。

皇阿玛把他护在身后,他也想把四弟护在身后,不想让四弟将来和原本历史上的“雍正皇帝”一样,一心要国家昌盛民安乐,最后却因为天下文人的口诛笔伐,担了一身骂名。

康熙皇帝呆愣片刻,在心里叹了口气。好吧,你们兄弟情深,你们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