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等到胤礽再次醒来的时候,飞龙号已经驶离了大连港。他快速的穿衣梳洗准备去请安,却得知康熙皇帝领着太皇太后他们在大剧院看黄梅戏《桃花扇》,也就没有去打扰他们。和太子妃用过晚膳后,穿着雨披来到了甲板上。
今儿风雨其实都不太大,可是黑沉沉、雾蒙蒙的天色,低的好似伸手就可以够到的云层,让远方海面上零星的几只小船看起来格外的孤独,也让人心里头莫名的潮湿起来。
正在和随船将士们热烈讨论海里战术的施大人得到汇报,立马领着人跑了过来。匆匆的行礼过后,他就急哄哄的说道:“太子殿下,这刮风下雨的,你到船头来有事吩咐?”
我的祖宗哎,没事的您赶紧回舱房睡觉,或者去大剧院陪皇上看戏。您这在船头一站,大家伙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
胤礽看到他出现,瞬间就想到自己昨晚上琢磨的事儿,望着淅淅沥沥的雨幕和浑浊不清的大海,不搭反问,“施大人无需担忧,孤就是出来看看雨中的大海,靖海侯身体可还好?”
施大人心里一咯噔,小心的回答,“劳太子殿下挂念,叔父身体很好。”
这两年长高很多的太子殿下抬手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孤知道有些人还对靖海侯多有误解,认为他有违汉人气节,“一臣事二主”。可是据孤所知,于私于公靖海侯都无愧于心,无愧于汉家教导。”
施大人没想到太子殿下突然说出来这么一番话,当下就愣在那里。
他想到无辜惨死在郑成功手下的爷爷和大伯,一些汉人把叔父和汉家的“叛国贼”吴三桂放在一起骂,还有叔父这几年来内心不安、愧疚,自我惩罚、流放一样的留守琉球不进京,瞬间就眼眶发红。
胤在心里叹息一声,“孤始终认为,历史会给予每个人最公平的评价。靖海侯多年来力主收复琉球,又主动留守琉球多年,巩固大清海防,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他的远见卓识、赫赫功勋,必将青史留名、百世流芳。”
“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红毛海盗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
原本历史上的靖海侯,凭借他不屈不饶的信念,不停上奏朝廷,不光是坚定了康熙皇帝收复琉球的决心,还极力说服了“康熙皇帝”驻兵琉球,防止海盗侵略,彻底把琉球划归大清疆域。
不管后人对他有着怎么样的误解,对他的评价掺杂进什么感彩,都无法抹杀他驱除海盗、收复琉球的不世功勋。更何况,他在用人方面的主张是不因循守旧,不拘一格,这些年人虽在琉球,却给朝廷输送了不少人才。
努力的忍着没让眼睛掉下来的施大人,在听到太子殿下接下来这番情真意切的话后,眼泪啪嗒啪嗒的朝下掉。
“孤听说当年靖海侯想办法和平收复琉球的时候,琉球百姓夹道欢迎。现在琉球和两广的联系越加紧密,琉球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估计对靖海侯更是感激。不管其他人怎么说,琉球老百姓的态度才是最真实的。”
“尤其是最近,靖海侯不顾自己高领之年,亲自带着琉球老百姓,积极配合朝廷在琉球建设新的海盐场,面对海盐场的巨大诱惑却毫无私心之举,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