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所以,她就只能天天在奶-子茶上头想主意。孙老御医可是有和她交代过,太子殿下到了发育高峰期,必须保证营养充足,才好长得高,长的健康,每天都保持精力充沛。

想到现在还在处理国事的太子殿下,太子妃心里不由的庆幸不已。宣妃娘娘一大早就发动,最好在太阳下山之前就生出来,那样太子殿下晚上就不用操心这些事儿了。

第156章 飞机

被满宫的人念叨的宣妃娘娘, 真的是很努力的在生宝宝, 接生嬷嬷让她深呼吸她就深呼吸;让她不要大声喊叫她就拼命的忍着;让她含着参片她就张嘴,让她怎么用力她就怎么用力;让她放松她就使劲的放松自己的身体。

可是,也许长生天真的没有再眷顾她, 给了她两个宝宝,却是生的如此艰难。一直到下午五点, 孩子还是没有生下来,太皇太后安坐如山,合着双眼念佛,即使是有嬷嬷请示她要不要给娘娘破腹产,她也没有动一下眉毛。

宣妃的年龄摆在这里,她又是头胎, 羊水快流完了,她本人也快没有力气了。作为生了两个孩子, 又活了这么大岁数的太皇太后,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也知道她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可她还是不为所动的念佛。

如果给宣妃实行破腹产, 不光是宣妃身上留下一个疤痕, 无法再承宠的问题, 它还牵扯到太子的身上。

医女科是在太子的大力支持下开办的, 现在医女科的人, 也都是太子亲自培养出来的,实行破腹产的时候以保大为主,也是太子一力主张的。

虽然这些年来医女科的人已经给老百姓做了很多次成功的破腹产手术, 失败的事例极其的少,可太皇太后还是担着心。

不管她多么想让大清皇室再有一个科尔沁血脉的小阿哥,她也不想因为一个还没出生的,未来不定的小阿哥,让太子的名声有了污点。更何况,小阿哥没了,再生就是,皇帝还年轻的很。

至于蒙古各部的期盼和意见,都来找她老人家就是。现在的蒙古,根本就无力和大清讲条件。

皇太后毕竟没有太皇太后的定力,她看到太皇太后不言不语,眼睛也没睁开,就知道她的意思,不由的着急起来,可是摄于太皇太后的积威,却又只能干张嘴,不敢发言。

皇太后都不敢说话,皇贵妃她们就更不敢插言,一个个的全部低着头看地砖。

一时间,永和宫正殿里头鸦雀无声,只有宣妃娘娘压抑的呼痛声,隐隐约约的传进大家的耳朵。

苏茉儿姑姑悄悄的走了进来,无视殿内一片死寂的气氛,默默的蹲身行礼后,轻轻走到太皇太后的身边,伸头凑到她耳朵边,捂着嘴巴小小声却又吐字清晰的禀告:“太皇太后,医女科的孙女医要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