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月掩椒涂,鉴亡兰殿。朕心伤悼,率土悲哀!怀哲思贤,惓徽音于靡尽;扬休宣誉,垂鸿号于无疆。彝典式遵,崇褒用锡。特以册宝,谥曰仁孝皇后。···”

他给了元皇后一个“仁”字。而在他百年后,他的臣子后人,所有崇拜他的人,在称颂他的一生功绩,把他誉为大清一代最有作为的皇帝的时候,也是这么一个“仁”的谥号。

在古华夏人的思想中,对于“仁”这个字,应该是最至高无上的崇尚了吧?孔圣人儒家思想的精华提炼出来,也就是一个“仁”字。

“记得就好,天色黑下来了,一起给你们皇母磕个头,就回去吧。”

静静的看着,规规矩矩的跪在仁孝皇后的梓宫前面,磕头行大礼的小太子和阿茹娜,康熙皇帝心情虽然不是去年的复杂酸楚,却也是不想再开口说什么。只是扶着仁孝皇后的梓宫,沉默。

仁孝,你在天有灵,肯定也会和朕一样接纳小太子和阿茹娜这两个好孩子。就当是我们这辈子生了三个儿子,现在胤礽带着他未来的太子妃也就是我们的半个女儿,来给你磕头请安。

朕知道,你肯定是要抱怨朕没照顾好我们的保成。朕的心也很痛苦,也不去求你的原谅,朕想下辈子见到你的时候,把欠你的都还给你,好不好?

你在天上等着,朕百年后去寻你,千万不要撇下朕独自去投胎转世,更不要着急喝那碗孟婆汤。

阿茹娜格格经过昨天被小太子的刺激,一夜没睡,深刻的反省自己,此刻跪在这个两辈子都无缘一见的亲娘梓宫前,虽然还是忍不住的泪流满面,感念伤怀,心里却还是平和安定的。

因为仁孝皇后的难产而亡,上辈子的她作为大清国唯一的嫡子,打出生起就受尽康熙皇帝的宠爱,被册立为太子。自以为是的活在自己尊贵荣华的世界里,一目障叶,一直到“生而克母”被废黜。

可不就是呆太子眼里的糊里糊涂的,可笑荒唐的一辈子吗?

既然上天怜悯,她又回到了这个世间,获得如此宝贵的重来一次的机会,她怎么能还有理由,把自己继续囚禁于已经烟消云散的“郑家庄”,纠缠在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破事儿中?让这个呆太子每次都对着她露出“同情”的眼神?

小太子则是看似面容肃穆庄严,实际上是完全的放空自己。脑袋和心灵一样的平静安然。

给这具身体的生母仁孝皇后做完这个安葬仪式,尽了“保成太子”的人子责任和孝道,他只感觉自己作为一名外来者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都减少了很多,很多。

此时此刻,外面不知道内情的文武大臣,宗室勋贵们,都以为是皇上想着让元皇后走的更为安心些,才破例安排太子殿下领着未来的太子妃来给元皇后磕个头报备一声儿。

这天下间,谁能想的到,在享殿里都保持沉默的这父子君臣三人,曾经有过怎样的痛苦无奈,争执纠葛?现在这般好似是顺理成章,合情合理的“父子君臣关系”,又是经历三个人多少共同的努力,磨合,妥协,退让?才堪堪达成?

好在,这一切终将是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