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锌这些可敬可佩的大师们,会根据目前的钢铁水平,制造出最大的惊喜。
更重要的是皇阿玛知道了火器的未来,就不会继续局限在,仿制外来传教士们带来的,在西方国家已经属于是落后的火器上。就会理解戴锌他们这么一批天天出力不讨好的大师们的重要性。
这些大师们可以生产出超越西方诸国的火器,可以让大清威震四邻,甚至称霸大海。
他本人不具体的参与进去,皇阿玛就不用担心他的安危。这些具体的研究实验,有皇阿玛督办,比他自己来操作的话,会更快速更容易。
而他可以把时间花在目前更需要的火-药碾磨机这些生产机器方面。
因为火器的研究,大清虽然落后一步,但是基础确实牢的,完全可以自主研发。但是生产这些火器零配件的水平,还处于纯手工状态,实在是跟不上了。
一举数得,小太子很开心。
这些年作为大清太子的生活,对于胤礽确实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光是学习的这些四书五经,百家文章,还有经常跟着康熙皇帝同进同出的耳濡目染。
尤其是这段时间,只要是康熙皇帝不太忙的时候,都会亲自教导小太子批阅奏折,带着小太子旁听他和大臣们的议事等等。
小太子终于懂得了人情世事的重要性。
今天沉下心一思索,就明白了这是他必须要正确面对的,不能躲避,也不能视而不见。
在这里,大清国,没有让他不问世事只想着研究的条件。当然那些弯弯绕绕他不懂,估计下辈子也不会懂。但是他精神力高啊,还有嘟嘟的帮忙,就当是破解研究课题了吧。
第17章 火器07
康熙皇帝拿着一卷纸张,不由的全副身心投入进去,聚精会神的翻看起来。小太子揉了揉眼睛,哎,点蜡烛看书真的是伤眼睛,他要注意保护视力,可千万不能得近视眼。
这里不说没有上辈子的治疗仓,或者治疗系异能者给恢复视力,连百年后人们鼻梁上架着的那对沉重的眼镜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