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页

说白了,还是希望中国腾飞坚持前苏联的技术路线。

庄建业打心底里是认可前苏联的技术路线的,因为很明显,前苏联的技术路线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可问题是庞大的构建费用和维护费用谁买单?

要知道总部每年虽然在反舰弹道导弹的经费都在涨,可直到21世纪初,每年才达到18亿人民币,就这不到20亿人民币的年度经费还得几家单位一起分,中国腾飞承担的任务多,但最多也就能得到总额的三分二。

就这点儿钱,别说研制发射几百颗卫星了,就是维护这些卫星正常运行的费用都不够。

除非每年的总经费能涨到80到100亿人民币,否则想都别想。

可问题是,即便国内财政已经大为改善,经费方面照比八、九十年代要充裕许多,也没办法每年应付这么庞大的开支。

没办法,谁让部队过去二十多年的欠账实在是太多了。

君不见陆军的59式坦克还在挑大梁?空军的七爷还是主力?海军的空潜快架构还在延续?

想要改变、想要升级,那不是动动嘴就能办成的,是要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面对这么多的短板和窟窿,每年增加的经费额度根本就不够,上哪儿还能调拨多余的款项支持超出体量的庞大系统?

至于等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有些事情越往后拖,就越容易变质,一旦量变累加成质变,手里要是没有点儿压箱底的手段,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事态向最坏的方向滑向深渊?

所以类似反舰弹道导弹这种极具价值的战略战役类装备早形成作战能力一天,就早一天握住相关事态的主动权。

这可不是庄建业的意见,而是总部研判的真实事态!

所以当庄建业将两个理由往找上门来的技术干部们面前一摆,这些技术干部们就哑火了,没办法,无论是经费还是事态他们都解决不了,哪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庄建业的压力也很大,毕竟是另起炉灶,搞一套自己独有的技术路线,真要是走不通的话,成本到是其次,关键是耽搁部队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