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页

航空工业总公司走的是外合作路线,靠着引进、消化、吸收强化自身,驱动的是外循环。

实际上无非是上层大领导两条腿走路的产业大战略,然后再在国内这个大市场的环境下,以充分竞争的方式淘汰不适合国情和实际需求的技术路线和产品,淬炼优秀的精品,进而升级迭代,最终实现对发达国家的逆袭。

类似的规划还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油价大战,本质体现的是三种不同石油提炼技术的竞争。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客户争夺战,本质上则是不同通信技术方面的优劣和取舍。

总而言之,所谓的竞争,并不是单纯的竞争;至于私下的合作,当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大领导们下的一盘大棋,一盘能够突破技术天花板,实现产业整体升级的大棋!

当然了,这盘棋想要下好可没那么简单,因为整个地球村有能力这么干的真就没几个,要知道没有超大规模的人口基数、良好的人口素质以及幅员辽阔的国土纵深,别说下棋,当个棋子的机会都不会有。

好在国内上述条件都具备,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有持续高增长,再加上数千年的底蕴摆在这儿了,上级大领导自然要抓住所谓的“战略机遇期”,让国内的产业,特别是高端产业再进一步。

哪怕这次升级无法与发达国家相关产业做到平起平坐,那也要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再不济也要把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牙口给练好。

正因为如此,航空工业集团不断的跟中国腾飞打生打死,那不是主动挑事;中国腾飞面对航空工业集团主动抗争,一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死磕,更不是意气用事。

而是双方在上级大领导的棋局中,以航空产业为核心,积极落实大领导们战略意图罢了。

实际上在私下里,航空工业集团经常将来自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分享给中国腾飞,从而令中国腾飞的自主研制有了更多的参考、借鉴换个启发。

同样的中国腾飞也会时不时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和设备反向提供给航空工业集团,另其对引进的技术或设备的消化、吸收更效率。

就拿航发总公司的da-80t来说吧,外界只看到俄国航空动力集团的技术输出,成就了国产的da-80t燃气轮机。

可实际上,俄国航空动力集团自己对da-80的了解都不够充分,以至于给的技术范本并不完整,若非如此,俄国航空动力集团何必那么好心把相关技术卖给国内,自己造出来,卖给国内岂不是赚得更多。

说白了,就是觉得国内不过如此,拿着残缺技术冒充先进产品,赚一波快钱罢了。

结果让俄国航空动力集团万万没想到的是,航发总公司不但真的仿制出来了,而且还进一步的改进出性能更好的da-80t燃气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