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内的条件自然也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应用市场,问题是现阶段不行,不等于未来就真的不行。
要知道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的gd那是驴打滚的往上翻,外汇储备更是连创新高,以至于九十年代末制定的很多有关于21世纪头10年的规划很多都因为国内一日千里的发展形势而不得不废掉。
就比如说90年代预计的2025年到2030年前后,国内的经济规模有可能超过日本,结果去年刚刚做的最新统计,以如今85的gd平均增速,预计2015年前后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而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以往用不上的东西,现如今都成为国内的必需品。
比如说卫星广播通信、远程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国土资源勘探、环境评估、灾害预警、气象预报甚至是卫星情报都成为国民经济当中急需的卫星服务业务。
正是看到这一趋势,作为国内唯二的卫星生产厂之一的中国腾飞航天科技有限(集团)公司下属的,同时也是zt-nb太空探索公司旗下的卫星生产总厂,在庄建业的力推下,从2003年开始就投入巨资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扩建。
当时的名义是第一代海洋环境勘探卫星失败,中国腾飞航天科技有限(集团)公司需要对卫星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以免再次发生类似错误。
为此总部和上级给中国腾飞航天科技有限(集团)公司拨款12亿人民币用于卫星生产总厂的技术改造。
问题是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卫星生产厂,即便是技术改造,12亿人民币的资金也是远远不够的,那缺口怎么办?
简单,上市融资呗。
不然的话,庄建业天天穿着t恤衫、牛仔裤不厌其烦的对着t高呼为梦想窒息干什么?
还不是忽悠那些投资人往zt-nb太空探索公司砸钱。
zt-nb太空探索公司和中国腾飞航天科技有限(集团)公司又是一个单位两款牌子,给zt-nb太空探索公司融资就等于是给中国腾飞航天科技有限(集团)公司输血。
所以,从2002年开始,zt-nb太空探索公司向后进行了5轮融资,最终在2004年年底成功登陆港股,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家上市的航天初创公司。
当时的估值是682亿港币,作为大股东的腾飞投资直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59亿港元的融资,这笔钱加上总部上级部门支援的12亿人民币,这才让中国腾飞完成了对卫星总厂的改造和扩建。
这么大的事儿,别说国内了,就是国际资本圈儿当时都吵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庄建业是国内的贝索斯,也有人称他是中国的马斯克,还有媒体更是将庄建业冠以来自神秘东方的天空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