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页

与之相比,包括东北航空工业集团在内的其他航空制造厂真的是想比都比不了,就别说复制中国腾飞的革命性生产流程了。

于是包括那位老专家在内的一部分专家组专家,脸色都不太好看,很显然他们这些人还没适应自己背后的航空制造商被中国腾飞远远甩在身后的事实。

可另一部分人却从中国腾飞这套革命性的生产流程中看到却是机遇,就比如来自海军某部的一位领导,参观到现在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就是听完介绍也是沉吟良久这才试探地问道:“庄总,你们这套技术架构能不能应用到造船行业?”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点——太贵!

“这个……”

听了这位海军领导的话,庄建业并没有如其他人想象的那样一口答应下来,而是有些为难的沉吟起来。

那位询问的海军领导见状有些有些急了,要知道海军的舰艇设计建造的复杂程度并不比航空领域的飞机差多少,不说别的,当年052型导弹驱逐舰的设计图纸可是用整节、整节的火车车皮往相关的生产厂家运的。

设计、校队外加生产厂的工艺审核前前后后就花了5年的时间,要知道两艘052型导弹驱逐舰的建造周期也不过如此。

正因为如此,海军方面很是心急,要知道上级和总部要求海军在21世纪20年代前建成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

而随着源于俄国的先进舰载雷达、远程反舰导弹、先进鱼雷、声呐系统和潜艇静音技术的应用,结合国产舰艇综合指挥系统以及中国腾飞的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的完成定型审核成功投产,大规模建造国产水面舰艇的时机已然到来。

然而漫长的设计和审核周期,冗长的工艺准备周期却让海军下饺子的愿望怎么看怎么不切实际。

特别是不同造船厂同时生产时,由于各个厂的情况不同,很难做到规格的统一,这在上一代051导弹驱逐舰上就有过极为深刻的教训,导致设计单位不得不根据不同生产厂的差异调整二维图纸,以便能够适应各个生产厂独有的工艺需求。

如此一来二去,往往就是一年的修改时间,毕竟舰艇的图纸那都是用火车车皮运的,就算改动一个微不足道的参数,也要把成吨的图纸全部调整一遍,那工作量简直让男人看了沉默,女人听了流泪……

海军方面当然对这种情况很不满意,跟相关企业和研究单位想了好多办法,比如制定行业标准,更新机械设备,建立部件儿标准制度,推行计算机辅助设计……

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相较于海军期望的那种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还是相差太远。

然而此时的海军已经把能想到的办法全都用上了,结果还是达不到预期,也只能哀叹自己时运不济,然后回头看看能不能跟总部商量商量,把现代化远洋海军的目标再往后延个5到10年,争取2030年前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