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国土面积摆在那儿呢,周边的复杂边境现实同样没有太大的改变空间,再加上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形势,200架的规模已经算是最低配置。
然而就算是200架,那也需要400台航空发动机,若是算上备用件,那就是800台。
问题是除了下一代战斗机,第三代作战飞机的改进型同样可以使用wd-64航空发动机。
就比如苏-27系列的国产改进型号和十号工程的二期和三期改进型,完全可以适配成熟的wd-64航空发动机。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那就是wd-64航空发动机自身是真的过硬。
wd-64航空发动机自身的重量只有116吨,但最大的推力却达到1218吨,这个推力已经与俄国的al-31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基本相当。
问题是al-31重量达到153吨,远远大于wd-64。
目前唯一制约wd-64航空发动机的是大批量生产问题,毕竟采用的是变循环体制,不少零部件都是实验室中做出来的孤品,甚至只能用手工或实验设备才能加工出来的精密件儿,缺乏大规模工业化的基础,暂时还无法取代al-31在国内的地位。
但也正因为如此,预示着wd-64航空发动机潜力巨大,最起码相较于其他同级别国产发动机,wd-64航空发动机无论是提升的空间还是自身的品质都领先一大截。
更何况,除了wd-64航空发动机外,中国腾飞还有依托wd-68系列涡扇发动机,结合第三代核心机发展的wd-70系列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等于是说无论是wd-64航空发动机和wd-70系列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那个主力,那个做备胎,中国腾飞在未来航空发动机领域都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正是看到这一点,军内领导干脆就把未来军用发动机这块完全交给中国腾飞。
这对中国腾飞来说无异于是极大的利好,也就是这种消息没办法公开,否则中国腾飞的股价绝对能轮番上涨,直接起飞。
相较于防空反导系统和航空发动机,ty-22隐身无人机对中国腾飞来说就是个毛毛雨的零花钱了,没办法,这类敏感装备无法用于出口,也就没办法攫取超额利润,所以在庄建业的心里自然排在了最后。
可话又说回来,蚊子腿那也是蛋白质,只要是肉自然是能吃就吃,更何况这次去奥斯曼多少也要点儿活动经费,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想要做大买卖,赚大钱,没点儿投入怎么能行?
没看搞传销的还得弄身西装和皮鞋,弄得人模狗样的才能骗人,西装和皮鞋难道就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