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的国内并非没有芯片先进制造企业,栾和平的hnb两家芯片制造和封测厂就一直对标南韩的三星,所使用的关键设备几乎全部来自荷兰阿斯麦尔的光刻机不说,还积极与国内的光学设备研制单位合作研制国产的光刻机和蚀刻机。
最新的成果是,whzb已经在180纳米制成光刻机上取得了决定性突破,预计在2002年便可批量投产,经过多次曝光可以生产136纳米芯片。
届时将部分取代国外设备,进一步提升自主性。
连国产设备都要达到180纳米制,现如今whzb的技术水平可想而知,早就掌握了136纳米的制造工艺,也正因为如此,whzb承接了大量英特尔、ad、德州仪器、松下、索尼等大厂的订单,产能可谓爆棚。
不过就是这么一家为外企代工的先进芯片制造厂背后的大股东不是旁人,正是中国腾飞!
以前电子科技x研究所还不知道这事儿,有心想找whzb帮着生产军用芯片,又怕太敏感被拒绝,跟中国腾飞合作之后方才发现,原来从里到外透着洋气的whzb根本就不是外人,那就没啥好说的了,雷达的高端芯片直接就交给中国腾飞来处理。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中国腾飞这几百亿花的绝对值
作为两家早年腾飞集团参与创建的芯片制造厂,hnb这几年的投入可是海量的,特别是在光刻机和蚀刻机等重要芯片生产设备的研发上,几乎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设备的受众很小,只有国内外为数不多的几家芯片制造企业能用得上,属于小众中的小众。
正因为如此,这些芯片制造厂通常选择自己最熟悉,技术最成熟同时也是业界最知名的那家设备生产企业所生产的设备,如此才能保证自家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相比之下,设备的价格反而是次要选项。
国内在该领域本来就不是很突出,贸然杀入这个领域根本就得不到市场的普遍认可,若非如此,早年国内还算不错的光刻机和蚀刻机也不可能被进口所替代,实在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逻辑令国产的芯片制造设备很难有生存的土壤。
所以whzb巨资研发的芯片制造设备的前景可想而知,除了whzb自己用外,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外销记录。
换句话说,whzb的芯片制造设备进口替代计划不但是个赔钱的买卖,而且还是个赔大钱的买卖。
没办法,整个研发投入基数就摆在那儿呢!
基于此,不少国内的经济学家,业内的知名学者都在批评whzb创始人栾和平的做法,认为这个从小家电代工厂一路发展起来的电子工业领域的枭雄就是个不懂经济的莽夫,明明可以用更节约成本的市场经济规律优化配置资源,从而捞取跟大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