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页

没了基础,俄国的纤维类材料自然是难以为继,除了能保证几个重点的远程导弹的生产外,其他方面几乎停顿。

若非如此米-28和卡-50也不会用普通的铝合金装甲,导致两款机型严重超重。

问题是基础破坏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破坏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后果,那就是俄国在纤维类材料方面被世界先进水平甩开一大截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还在逐年扩大。

刚解体时还不怎么看得出来,如今七、八年过去了,这种差距早已肉眼可见。

俄国的有识之士不是不想振作,包括巴洛托夫同样在俄国国内呼吁扩大纤维类材料的投入,问题是现如今的俄国一没资金,二没有相关的配套厂,最最重要的是相关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流失的七七八八,失去了研发基础。

于是乎这种所谓的呼吁通常就成为流于形式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响,实际上根本就落不到实处。

而如今连中国都在这方面实现了对俄国的反超,巴洛托夫若是在无动于衷那他就不配穿这身俄军的军装了。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导弹,那叫制导火箭

所以巴洛托夫的思想转变的特别快,既然在纤维材料方面被中国反超,俄国又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新的优势,那就干脆打得赢咱俩单挑,打不赢咱俩一伙。

毕竟包括米-28武装直升机在内的一众俄式武器装备还是很有优势的,唯一欠缺的就是材料,特别是先进航空材料方面的不足,只要能补齐这个短板,俄制装备的竞争力还是很强。

当然了,真要这么做的话,有可能令中国取得不少俄国原有的市场份额,但巴洛托夫也想得很明白,现在不做出些让步,未来也会被中国一点点蚕食。

不说别的,wz-12nb武装直升机之前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就这么平白无故的出来了。

是国内保密做的好,让外人不得而知?

拜托,一款复杂的航空产品,涉及到的东西数以万计,总有些蛛丝马迹让人看出端倪,可wz-12nb武装直升机竟然毫无征兆,这说明什么?

作为该机型的主要制造商的中国腾飞已经在上下游配套上掌握了及其成熟的技术,平时分散在其他产品上,一旦需要立即整合起来就是另一件划时代的产品。

而翻开中国腾飞的产品线,军工产品的占比并不大,绝大多数都是航空航天领域的民用产品,最多也只是军民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