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清楚这里面的门道,知道其他国家就算知道金相数据,也做不出来同类产品,因为这类东西关键不在数据,而是整个生产的全流程。
国内其他航发制造厂当然知道这个残酷的现实,可却半点儿办法都没有,想要追,最快也要二、三十年的光景,换句话说他们这带人是看不到希望的。
看不到希望就没有成绩,没有成绩就等于没有政绩,都到了这个位置了,堂堂央管干部,谁不想在未来的厂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怎么办?
于是不少厂就把注意打到了俄国或乌克兰的身上,用他们强于国内的航发热力部件制造技术为国内的航发厂做代工,然后拿到国内贴上厂标当做“国产”装机使用。
毛子们有钱赚当然愿意了,可问题是毛子的质量把控太差不说,商业信誉同样拉胯,搞得国内几个航发厂是欲仙欲死,却又有苦说不出,俄国和乌克兰只看钱外,美国和欧洲除了要钱还要命,所以就算毛子们各种恶心加操蛋,国内航发厂也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吞。
而如今,腾飞集团似乎在镍基合金外找到了另一个前进更加广阔的解决方案,在场的几个航发厂的负责人心里就开始活泛起来了,既然受够了老毛子鸟气,能不能也来个进口替代,把腾飞集团的产品拿过来用用?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设备全t是坑货
也难怪在场的几位航发制造厂负责人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国内在镍基合金的冶炼与制备方面与欧美航空强国差距太大。
别说是他们了,就是在材料方面傲视国内的腾飞集团,基于镍基合金,掺杂金属铼等稀有耐高温金属元素开发而来的x和y两款全新的航发金属材料,即便取得不错的进展,可想要真正成熟并投入使用最起码也要再等五年的时间。
毕竟实验室制备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x和y两款全新的航发金属材料再怎么说也是要用在航空发动机上的,作为工业品必须要有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属性,在实验室里弄出几个样品,搞几个限量款,那不是工业品而是奢侈品。
而目前腾飞集团x和y两款全新的航发金属材料卡就卡在大规模工业制备上。
连腾飞集团都如此,就别说其他航发厂了,只能是更加不堪,不然也不能从俄国和乌克兰花钱买所谓的“国产”货了。
正因为如此,当他们知道有一种能够超越毫无寸进的镍基合金材料,完成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跨越的全新产品,几家航发制造厂的负责人都跟见了女神沐浴的纯情小男生一样,不说是血脉喷张那么夸张,但也是兴奋异常。
只不过兴奋归兴奋,这些航发厂的负责人们却不是蠢人,腾飞集团的东西再好,也要搞清楚这玩意能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否则搞个x和y合金,先进不假,可对他们这样的急于转化效益的企业来说与脱裤子放屁差不多,半点儿卵用都没有。
所以刚才的问出一连串问题的航发厂负责人惊讶不假,但在惊讶之余,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在询问庄建业,这种用zbf-600材料制成的高压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可行性,别又是啥实验室搞出来的定制款,那可就没啥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