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页

在这方面美、欧可谓一枝独秀,走在了世界前列;俄国紧随其后,同样推出多种方案,国内自然不想错过这一次有可能颠覆直升机技术格局的大变革中,奈何当时国内正进行着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各直升机生产厂都被下岗分流,解决在就业弄得疲于奔命,哪有心思搞什么技术研发。

于是乎,庄建业当仁不让的就把这件在业内看来“吃力不讨好”的苦差接过来,成为z-13高速直升机验证项目的主承包商,并且亦如当年做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和固定翼飞机一样,咬着牙坚持下来。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庄建业坚信,高速直升机必然是直升机领域的未来,而腾飞集团想要打破现如今国内,乃至国际直升机领域的桎梏和枷锁,走过去的老路只能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些残羹冷炙,与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另辟蹊径玩一把大迂回式的弯道超车。

那些个友商们不是抱着现有的直升机技术敝帚自珍嘛,认为这种吃经验的行当外人进不来嘛?

那腾飞集团就不进了,直接越过两代发展高速直升机好了,一旦成功,那腾飞集团就是新一代的巨头;若是不行失败了,大不了让大学课本上多一个失败案例罢了。

更何况庄建业也不相信腾飞集团这次下注会失败,原因很简单,美国贝尔公司的xv-15倾转旋翼机已经得到美军的认可,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v-22倾转旋翼机。

有这样的珠玉在前,摸着美国人过河的腾飞集团憋出的z-13ax倾转旋翼机又怎么能扑街?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倾转旋翼机

结果可能不会扑街,但过程却扑的一塌糊涂。

腾飞集团成立到现在一共坠毁了6架飞机,其中4架是z-13ax倾转旋翼机;牺牲的2名飞行员更是全部出自该机型。

以至于从1995年z-13ax倾转旋翼机原型机出厂之后,4架试飞原型机组成z-13ax倾转旋翼机机队反反复复被停飞了8次。

若不是庄建业顶着压力一力坚持,甚至不惜将1996和1997两年研发预算的60投入到z-13ax倾转旋翼机项目上,说不定z-13ax倾转旋翼机早就中途夭折了。

其实不止是腾飞集团在倾转旋翼机上栽了个大跟头,美国贝尔公司同样是损失惨重,这也是没办法,这种既具备直升机垂直起降能力,又拥有固定翼飞机飞行速度的特殊机型,由于采用了诸多创新技术和特殊理念,导致初期阶段技术非常不成熟,特别是在垂直起降与固定翼平飞时的转化,涉及到轴承、飞行姿态、电传操控、动力输出等诸多协调,稍微弄不好就会导致机毁人亡。

腾飞集团之前在倾转旋翼机方面经验可谓是零,除了收集了一些美国贝尔公司在该领域的公开资料外,唯一能够借鉴的也就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80年代设计的米-30倾转旋翼机。

问题是米里设计局也就是完成了初期设计以及模型的风洞理论计算,想要做等比例模型机的时候,苏联哗啦一下碎了一地,连个原型机都没有的设计,就好比是邻居家装修的设计稿,至多也就是个参考,实际上的意义真的不是很大。

所以该如何做,又怎样做实际上全都是腾飞集团自己在摸索,也正因为如此,z-13ax倾转旋翼机成为腾飞集团成立以来,研制难度最大的一款机型,同样也是投入最大的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