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页

没办法,这轮航空工业大爆发的主因是苏联解体,俄国经济衰退,导致大批航空工业技术人才和设备的流失。

说白了,是前苏联航空技术的瓦解导致的扩散,让一些有幸承袭的国家具备了些许的航空工业基础,进而开始尝试在国际航空产品市场上寻求突破,造就了所谓的百家争鸣的大爆发而已。

并不是那个国家真的靠着自己的技术实力取得了相应的突破,站稳了航空技术上的跟脚,至于挑战波音、洛马这样的传统巨头就更不可能了。

中东和北非虽然知道里面的猫腻,但国内的掣肘太大,毕竟躺在油气田上赚钱的日子太爽,干嘛还要飞大力气搞啥制造业,操不操心,累不累?

等着这些国内的有识之士毫不犹疑说服本国的保守派,却发现,前苏联的航空技术人才和设备该抢光的都被抢光了,一点儿毛都没他们剩下。

怎么办?这要是两手空空回去,被保守派嘲笑是小,因此被那帮混吃等死的王八蛋一脚踹下台可就得不偿失了。

为了面子,更为了位子,这些有识之士终于祭起了他们杀手锏——钞能力。

没抢到苏联的遗产没关系,反正老子有钱,老子买就是了。

于是这帮有识之士依托各个国家的油气田开始在世界航空制造业领域搅风搅雨,结果折腾了两三年,发现除了花大把冤枉钱弄来一地鸡毛,啥都东西都没捞到。

直到这时这帮中东和北非的有识之士方才发现,他们的钞能力能让超跑公司连夜加班;能让巴黎的奢侈品店彻夜不眠;能让伦敦的房产中介永远热情;能让米兰的名模毫无保留的敞开胸怀……

但在真正的航空核心技术上,他们的钱连人家的一个单词都买不到。

问题是这种情况不止是在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就连元气大伤的俄国都是如此,因为回过神的俄国已经意识到技术流失的弊端,采取了行动关上了大门。

最先进的买不到,次一级的总行了吧。

还别说落后一代的航空技术和成套设备美欧有的是,也非常乐意出售,几个中东和北非的国家乐颠颠的买了回去拆开一用这才发现,居然水土不服,以至于不少设备没用几次就完犊子了。

要维修,不好意思,欧美已经停产类似设备,没有配件儿,想要,就必须重建生产线,10亿美元的生产线启动费用,土豪先生您看是不是先帮着报一下。

中东和北非国家虽然有钱,但也经不住这么折腾,于是咬着牙帮一堆高价买来的废铜烂铁塞进仓库里,权当是买了一堆开不上超级跑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