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腾飞集团就不正面硬刚,而是转变思路用类似研制h-zb1000超高强度超高韧性同时兼具超强耐热性的复合材料一样,用其他思路来迂回达到t700和t800级别的性能特征。
就比如说在碳纤维中加入硼纤维或陶瓷纤维,不但提高了韧性,更能提高耐热程度。
这么一来,杜邦和东丽坚守的技术壁垒就如同二战时期的马奇诺防线,被腾飞集团绕道背后,直接变成了摆设。
等到东丽和杜邦反应过来,腾飞集团已经把t700和t800级别的碳纤维打成白菜价,逼得这两家公司不得不放弃相关领域,以便节省成本。
可还没等他们喘过气,腾飞集团已经开始对40j级别的航天专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发起冲击了。
如果说杜邦和东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被腾飞集团撵的叫苦不迭,那欧洲铝业公司就只能无奈出局,直接扑街。
作为欧洲空客公司最大的铝产品供应商,欧洲铝业公司一直是高端铝锂合金的重要生产商,产量约占全球铝锂合金的387。
正因为如此欧洲铝业公司一直将全球铝锂合金最大供应商,产量占全球418的美国铝业集团视为同一量级的竞争对手。
然而就在欧美两家铝锂合金制造商为了全球老大的位置明争暗斗,杀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腾飞集团这个野蛮人不知道从那个石头缝里杀出来。
这也就罢了,问题是一上来就是超级大招,高端铝锂合金价格从每吨32万美元直接打了个对折,降为16万美元一吨。
欧洲铝业公司见状便给搅局的腾飞集团起了个野蛮人的称号,随即跟进,而且还有恃无恐,因为他们背后有空客,有欧洲,还有这么多年积累的底蕴。
腾飞集团有个毛线?
然而欧洲人还是低估了腾飞集团的野蛮程度。
眼见欧洲和美国友商跟进,腾飞集团迅速调整节奏,一个月内将高端铝锂合金从16万美元一吨,一路狂泄到6000美元一吨。
而且一维持就维持了一年之久。
欧洲人当时就集体不好了,他们的各项成本高的吓人,将近2万美元一吨,腾飞集团6000美元一吨的价格等于是说欧洲铝业没生产一吨铝锂合金就亏14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