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页

“这方面我们经验不是太多,集成方面没有还有些欠缺,导致总质量上没把握好,目前为205千克,以现在体现出的功能来看,勉强算是世界领先。”

老牟刚开始觉得庄建业还不错,挺谦虚的,没有传闻中那么霸道,还是很谨慎。

然而听着听着,老牟差点儿没一头从机舱里跌出去,啥叫勉强世界领先,nnd这炫耀的暴击度着实大了些。

第一千四十四章 自动化设备

尽管心里对庄建业这种明贬实褒的新套路是各种的腹诽,但也的的确确是被震惊到了。

要知道前不久卢卡斯克综合体准备拿来推销的飞行员头盔重量可是超过了25公斤,并且根据选装的设备不同,重量还会提高,最高的顶配版本,号称可以用眼神杀死敌机的全新一代飞行员头盔重量更是高达284公斤。

当时老牟带上去就跟顶一个铁疙瘩没啥区别。

问题是,这么重的玩意里面的设备并没有卢卡斯克综合体宣扬的那样,真的具备指哪儿打哪儿的,顶多就是比原版的苏-27战斗机所使用的飞行员头盔提高些许的识别精度,使得配属r-73空空格斗弹的命中概率提高了几个百分点而已。

至于卢卡斯克综合体宣扬的颠覆性的能力,老牟是半点儿没发现不说,顶着284公斤的头盔飞了十来分钟差点没把脖子给累断喽。

性能没怎么提升,却让重量成倍提高,由此可见卢卡斯克综合体在材料、微电子以及系统集成方面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了。

与之相比,腾飞集团的“狙击手”头盔完全是另一个位面的存在,老牟虽然之前隔着比较远,但也看得明白,“狙击手”头盔相较于一般的飞行员头盔集成了不少飞行要素上的东西。

因此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目标指示,而是朝着多功能综合显示方面发展。

但就这一点,就把卢卡斯克综合体的同类产品甩了十万八千里。

正因为如此,老牟觉得这样的头盔重一点无妨,毕竟集成了那么多的东西,俄国人提高些许精度就把头盔的重量弄得飞起,自家的东西中嵌入的更多,造成重量超标也属正常。

毕竟是一款试验性头盔,距离正式定型还有不少的路要走,最起码也得有个提高的空间吧。

所以老牟上前体验时都已经在心里放宽对“狙击手”飞行员头盔的评判标准,哪怕高达10公斤,只要显示的性能优异,整个视觉模式、目标显示等基本情况符合未来战术发展方向,那他老牟就会举双手支持,毕竟代表未来的东西是可以迅速现阶段有些瑕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