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大宇的化工、汽车制造、造船人家欧美人不稀罕,甚至觉得这些产业太low,巴不得让韩国抱着这些产业一直为欧美打工。
但腾飞集团涉及的产业就不一样了,不是关键材料,就是前沿设备,而且从八十年代开始就高度嵌入到欧美高端产业的配套之中。
想要剥离,欧美相关产业不说死一大片吧,最起码也要完蛋25左右。
基于此,欧美巨头面对腾飞集团就如同漫天神佛面对神树结成的铜豌豆一样,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敲一敲还响珰珰,真真叫一个无奈!
第一千一十二章 晶须陶瓷刀具
所以波音和空客在处理腾飞集团触碰高压线的事情上非常谨慎,不过是颠覆了下俄国的航空领域的管理层,断了腾飞集团有可能的技术路径。
然后向巴西方面施压,停止支线客机方面的合作,斩掉腾飞集团的经济来源。
至于腾飞集团本身,波音和空客非但没动,反而双双与腾飞集团展开合作,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为两家巨头生产大型民用客机的关键零部件。
换句话说,腾飞集团的产能非但没有因为巴西后年终止合作而陷入产能闲置的困境,反而因为空客和波音的介入,导致自身产能变得不足。
不仅如此,在支线客机上,腾飞集团失去erj这个马甲后,立刻推出trj这个本尊,并通过航空工业、航天工业、保理集团、民航总局以及总部的通力协调下,国内几大航空公司以及绝大多数地方航空公司,都将未来数年的支线客机采购意向放到腾飞集团这里。
也就是说,巴西终止合作并没有影响腾飞集团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铁盘依旧稳稳捏在手里。
因此,波音和空客对腾飞集团踩红线的打压完全是脱裤子放屁,完全是无用功。
两大巨头难道不知道这些事情吗?
当然知道,问题是知道也没办法,因为就在他们断掉俄国的技术路径,巴西的支线客机财源的同一时间,庄建业挥手就灭掉了欧洲和美国四家生产卫星散热器的搞技术企业,完全将这一细分领域死死捏在手里。
然后……然后便是丧心病狂的涨价。
不是一倍、两倍的涨,而是十倍、百倍的狂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