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页

用一句几十年后科技圈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模糊控制理论属于ai人工智能方面最为核心的基础架构。

当然这是几十年后的事儿了,在九十年代中期,这种构建于计算机方面的先进算法却是黑科技中黑科技,因为应用这套算法后,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各类产品便具备初步的人工智能性能。

这类产品放在数十年后或许不算什么,可在90年代中期却是妥妥的黑科技,工业产品居然有脑子了,能够思考如果……则……这类人类才能搞清楚的复杂逻辑了,这还不黑科技,啥还是黑科技。

若非如此,前几年刚刚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卢西奥也不用把模糊控制理论当做读博士时的主攻方向了。

当然,以卢西奥的能力与见识,即便是见到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算法或软件也不会这般失态,毕竟这种60年代便提出概念,70年代就已经应用到工业控制领域,80年代开始广泛普及的数学理论在九十年代中期的应用已经足够多了。

作为将其当做博士论文主攻方向的卢西奥不说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吧,但也称得上是资深人士,一般的情况下见到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卢西奥基本上微微一笑就过去了,最多是商业互吹似的夸奖几句罢了。

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恨不得化身《午夜凶铃》中的贞子,反向钻进背投屏幕里一探究竟。

没办法实在是眼前的这段代码的应用太过前沿了,前沿到卢西奥这个专门研究模糊控制理论的资深人士也是刚刚接触相关文献,居然就见到了实际应用。

那感觉就好像刚刚走出原始森林的印第安土著,自觉掌握了钻木取火就能掌控世界时,却发现外面的人随便拿个打火机就能把火随意把玩一样,已经不是心中那么简单,而是觉得自己遇到了神迹。

是以,卢西奥才会惊得语无伦次。

因为老钟介绍着这段新算法可不是应用在地铁线路,更不是石油钻探,而是航空发动机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中。

而在当下的模糊控制理论方面,地铁、石油、工业机器人乃至家电都不是前沿,恰恰是航空发动机的控制才是最顶级的塔尖儿。

美国当仁不让的是这方面的领头羊,可即便如此,在航空发动机模糊控制理论上,美国人现阶段也不过停留在理论上,实际应用并没有展开。

结果,连航空技术异常发达的美国都没有实现的东西,中国的腾飞集团却已经将其应用在自己的航空发动机的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的架构当中。

直接越过美国的理论派,进阶为行动派,这说明什么?

很简单,中国腾飞集团不但在模糊控制理论异常精深,更在实际应用方面远远将包括美国在内绝大多数国家甩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