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页

就是这么一个困扰巨头半个世纪的问题,腾飞集团不但解决了,而且从手上的产品看,成熟度非常高,不但外表无懈可击,就连内部的结构同样精细无比。

“这是我们腾飞集团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最重要的配套产品之一,我们叫它激光增材一体化燃油喷嘴,当然,这个学名太绕口,所以又给他起了一个更为贴切的名称,叫做3d打印喷嘴……”

看着克里尔多等人震撼且差异的目光,探究与求学的渴望,林光华嘴角扯出一丝会心的笑,开始缓缓介绍起这款3d打印喷嘴。

事实上林光华说的没错,3d打印喷嘴的确是腾飞集团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件,不过却也有所保留,那便是应用这款3d打印喷嘴的雷电-120长航时无人机事实上只是腾飞集团打造的一款新一代航空发动机配套技术的综合性试验验证平台而已。

这也是没办法,一项航空技术的取得势必要做充分的实验验证才能获得足够支撑的论证数据。

美、苏这样的超级大国财大气粗,实力雄厚,可以在试验验证机上肆无忌惮,任意发散,国内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落到腾飞集团这个实体身上就更不能跟美、苏这样的怪物比了,问题是有些航空论证光靠风洞试验,计算机模拟很难拿到准确数据,而通常的试验验证机价格不但昂贵,实用性还不强。

不说别的,腾飞集图早几年为了十号工程的机载电子设备和电传操控打造的“科幻星”试验验证机满打满算就造了5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以至于到现在为止,这款机型都是腾飞集团销售成绩最差的一款机型,除了造型霸道一点儿外,根本就是个赔钱货。

如果腾飞集团沿着这条不归路走下去,偌大的家点儿早晚都得折腾破产喽。

于是在庄建业等人的深思熟虑下,腾飞集团另辟蹊径,将大型无人机平台最为试验验证主力机型,配合已有的两架“科幻星”试验验证机作为补充,构建起无人与有人机并重的试验验证体系。

这些年腾飞集团诸多大项目的促使飞行验证,基本上都是利用ty-6大型无人机平台完成的,如果需要特殊结构,迅速改装即刻,总而言之对于做无人机起家的腾飞集团来说,玩儿无人机简直是轻车熟路。

就拿这次论证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先进配套部件来说吧,腾飞集团将一台加装包括3d打印燃油喷嘴在内的诸多航空发动机先进部件加装到一台wd-48j大功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上,并将其整合到ty-6大型无人机平台上。

经过将近半年的试验与调整,用于试验的wd-48j大功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愈发成熟,特别是在节油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令ty-6大型无人机由原来的48小时的续航时间,提高到120小时。

基于此,雷电-120才得以诞生。

当然这些雷电-120当小白鼠的过往林光华打死都不会说,不然这么好的试验品……呸,是全力打造的定制品怎么卖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