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运输机队不想多执行运输任务,而是在两轮运输后,整个运输机队将全部战损。
这还是最好的结果,最差的是第一轮就被全部打下来。
没办法当时的空军作战飞机与假想敌之间存在明显代差,尽管空军有两架t-500空中雷达警戒机作为补强。
问题是这种半吊子雷达警戒机终究不是预警机,在高强度作战行动中自身的多目标判别能力,指挥引导能力,电子战能力以及自身的安全都不如真正的预警机。
或许要次要方向上t-500空中雷达警戒机还能发挥些作用,在主要方向上根本起不到多少实质性的影响。
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登陆部队,只要他们及时,郑权礼咬牙坚持坚持或许还有全身而退的希望。
可问题是登陆部队比空中力量短板还要明显,别看当时动员了很多船只,千船万帆在海面上铺开蔚为壮观,但要知道这其中90都是民用船只,甚至相当一部分还是木制渔船,不但防护力基本为零,机动能力更是差的可怜。
假想敌都不需要做太多的战术动作,就把手上数艘千余吨级的军舰横在海面上,就能用舰炮把所谓的千船万帆给顶回去。
因为这些船不止防护弱,支援火力更是不行,无奈之下部队只能将152榴弹炮和122榴弹炮固定在滚装货轮的甲板上,用炮兵在海面上做火力支援,然而海浪颠簸导致船体不稳,炮兵连基本的瞄准都无法做到,因此这种火力支援的准头就可想而知了。
空中接济不上,登陆部队又不可能及时赶来,郑权礼所率领的一千多人能又怎样的结局,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十分惨烈。
正是这种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总部最后叫停的作战,改以演习震慑为主。
郑权礼难道不知道上级的意图?当然知道!
但他就是觉得握紧的拳头该打出去就要打出去,就算达不到战略目的,小惩大诫也是应该的,总而言之要让假想敌疼,知道怕,不在敢再越雷池一步。
然而上级的考量终究比郑权礼更深,更广,更具战略性,哪怕郑权礼十分懊恼还是否定了他的计划,上级那边压下来,郑权礼无法反驳,但他的情绪却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所在部队的官兵。
以至于这都过去了大半年,官兵们时不时的还会向指挥部提交鲜红的请战书,郑权礼这个主官也不拦着,一股脑的全都拿到上级去,表明自己的部队军心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