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达索偏偏不这么干,给腾飞集团阉割版的同时,却将完整的v3版本出售给西北航空厂和滨江航空制造公司。
这两个单位一个生产运8,与腾飞集团的运15系列直接对标;另一个研制的运12跟腾飞集团的t-9形成事实上的竞争关系。
如此一来达索公司的做法就不言而喻了,那就是让国内另外两架航空制造企业与腾飞集团互撕,达索公司则双手抱胸站在外面,看着铁笼里的三只野兽杀的你死我活。
庄建业对达索公司的险恶用心是心知肚明,但西北航空厂和滨江航空制造公司却对此无动于衷,是他们看不出达索的伎俩嘛?
不,他们看得出来,但他们更想做的却是垄断国内的大型航空器和通用航空器市场,因此相较于达索公司的设计软件,腾飞集团这个搅局者才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外有巨头在关键领域卡脖子,内有友商发动激烈的产业竞争,腾飞集团瞬间便遭遇腹背受敌的局面。
当时的腾飞集团不是没想过从其他地方寻求解决方案,比如说从美国高价获得与catia同类型的工业设计软件。
问题是美国人的同类软件能公开的都不如catia,比catia强大的全都是禁售品。
没办法,美国人就是这么尿性,认为垄断就是要从根子上完全垄断,所以很多非常强大的工业设计软件只有波音、洛马、诺格这样的巨头拥有,旁人只能从其出产的一项项黑科技产品中窥探一丝端倪,具体如何根本不得而知,只能在这些巨头们一次次抬升产品价格中知道,这些软件的能力十分强大。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就拿波音的波音767客机来说,全套设计使用了九千多套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但只有不到1000套是公开的商业设计软件,其余的八千多套全部是波音自己独门研发的高性能软件,如此才造就波音767超过一亿美元的单价。
不过这跟腾飞集团没什么关系,因为拿不到强大的航空工业设计软件,要么眼睁睁看着自身效率低下,市场被友商瓜分殆尽;要么就只能卑躬屈膝,向国外巨头妥协。
最终庄建业选择了后者,将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连同宙斯-3无人机和小型飞机脉动生产线一同打包出售给达索公司。
总价值只有区区的25亿美元。
完全属于贱卖,可既便如此,达索公司还是没放弃敲腾飞集团的竹杠,最终只付了5亿美元,其余的全部用其他技术和产品作价交换的。
比如说catia软件最新的v4版本的体验款;还有法国人航空反潜声呐;磁力探测棒;电子战对抗装置、雷达引导系统,综合导航系统和通讯系统等等……
总而言之都是一些对法国来说不算最先进的产品,丢给腾飞集团算是惠而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