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页

可饶是如此,hh-65直升机也只敢裸机出行,不敢携带任何多余的东西,生怕遇到意外出现事故。

可东方某大国的直升机好似根本不在乎这些。

要知道距离长三角两百海里外的拉什号附近洋面的气象条件远好于内陆地区,毕竟11号台风刚刚登陆,气象条件十分紊乱,根本就比不了已经远离台风的洋面上。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东方某大国有域外某大国那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气象监测手段吗?就算有,一般的直升机敢在这种气象条件下吊装?

要知道紊乱的风险吹动直升机下的吊装物,很容易造成上面的直升机重心不稳,尤其是在辽阔的洋面上,瞬时风力非常大,一旦把握不好就是个机毁人亡的下场。

如此常识性的东西东方某大国的救援部门难道不知道?

瓦伦里奥当然不觉得东方某大国的救援部门会犯这些常识性的错误。

既然如此,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东方某大国的救援部门对他们的直升机性能非常有信心,坚信它们能够完成救援环伺岛的任务。

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耶伦靠着卫星电话将环伺岛上的情况逐步的传递过来,瓦伦里奥很快就对东方某大国救援部门派遣的直升机有了大致了解。

机身非常紧凑,并且使用了极为罕见的差动式旋翼布局,由此取消了尾部螺旋桨,从而令机体更加轻盈稳定。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担任过舰载直升机飞行员的瓦伦里奥还是十分惊讶,没想到这款直升机这般另类的同时,性能会如此优秀。

与瓦伦里奥只能用简单的语言脑补不同,身处环伺岛的耶伦就要直观的多,远处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只是那五星红旗涂装的鲜红有些夺人眼球而已。

等机队离近了,看清楚飞机的全貌后,耶伦整个人都有些目瞪口呆,倒不是飞机的气动布局如何,而是每架飞机下面吊装的物资不禁体积大,而且十分沉重,只要在三吨以上。

五架就是十五吨的物资。

这对不足两百人的环伺岛来说足以满足绝大部分急需,但耶伦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天上那另类直升机超强的吊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