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域外某大国在推演中发现,在惨烈的核大战中,无论是gs还是雷达图像匹配都会受到严重的电磁干扰从而导致信号完全中断。
只有完全不受干扰的惯性导航和星光导航才能在某日般的核战争中运行正常。
是的,星光导航与惯性导航一样,是完全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导航机制,因为他的锚定物是外太空的恒星,利用数颗恒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计算出精确的导航信息。
因此这种导航技术不但不受干扰,而且比惯性导航更为精准,毕竟恒星的位置是固定的,不会受到加速度的干扰。
正是因为星光导航有着稳定、精准、抗干扰等优点,才会成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秘而不宣的核心机密。
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哥白杨导弹,大姐图-160
当然了,星光导航好是好,却也有无法回避的缺点,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自然天候问题。
晚上还好,星光璀璨的,利用星光定位的法子数千年前的老祖宗都会,就别说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人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天文自动罗盘和光点六分仪这类依靠星象标定航迹的装备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普遍装备各国海军。
二战后更是将其小型化装备在大型轰炸机上,比如域外某大国的b52战略轰炸机上就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d-1天文自动罗盘和ks-85光点六分仪,以此组成夜间导航系统,从而增强b52战略轰炸机的作战能力。
是的,这类分布式的星光导航系统只能夜间使用,而且只能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白天或者阴雨天便会大打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当无线电导航和卫星导航全面普及后基于天文自动罗盘和光点六分仪的星光导航迅速沦为备份导航面临淘汰的原因所在。
精度差不说,局限性还大,很难在瞬息万变的条件下,及时做出反应。
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难道不知道这里面的局限嘛?当然知道,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在自己的远程弹道导弹上使用星光导航系统,配合惯导系统组成最终的精确打击组合。
为何?
很简单,因为美国和苏联的星光导航技术早已经摆脱了常规意义上的天文自动罗盘和光点六分仪的天然局限,真正做到了全天候、自动化、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