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当总部提出兴建超高音速风洞时,不少单位是有疑虑的,当然支持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就有腾飞集团的庄建业。
于是总部发起的超高音速风洞建造项目中的合作名单中不出意外的有了腾飞集团的名字。
庄建业对此可谓是举双手欢迎,因为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单位,未来将优先使用超高音速风洞,腾飞集团未来的目标可不只是在大气层以下,而是汪洋的星辰大海,所以超高音速风洞对腾飞集团显然是刚需中的刚需。
当然了未来的优先使用权可不是白拿的,项目运作时自然要各方按比例分摊高昂的研制费用。
腾飞集团分担的比例不算多,只有1856,但绝对数却高得吓人,每年至少35个亿。
再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研制项目、合作项目,庄建业掰着手指头一算,又没钱了,怎么办?当然是盘盘家底儿,把能换钱的一股脑的推出去换钱了,若非如此,庄建业凭什么急吼吼的带着ty-6奔赴长三角灾区,还如此热情的接待陈放一行,究其根本只为一个字——钱!
第八百二十一章 卫星导航失效
既然是为了钱,庄建业自然要把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展现出来,毕竟ty-6无人机上的凝视成像系统是苏联光学侦察卫星上的大气层内简化版。
虽说粗旷的毛子只把这样的好东西放在卫星,导弹上,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这类技术的高大上,哪怕稍微简化都掉逼格。
可庄建业却没这样的负担,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技术是高大上也好,low到爆也罢,都是有其变现的价值的,区别只在于变现的多寡而已。
现如今腾飞集团的凝视成像系统的确做不到航天级,科幻般的视频卫星更是遥遥无期,至于那种技术变态般的弹道导弹末端分导弹头上的凝视成像系统目前只能说是奢望。
但这就不能说次一等的凝视成像就不能拿出来赚钱,上不了卫星可以上屋顶呀,监控摄像头要不要了解一下?
拍不了航天级的视频,人工拍摄又有何不可?数码摄影设备可以看看。
当然还有腾飞集团最拿手的无人机,放到15000米的高空,除了没有卫星那般随着地球自转的物理功能外,实际效果并不比光学侦察卫星差。
当然了,介于当下的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方面的局限,更高水平的云台,智能控制,小型化是没发实现的。
只能利用类似电视台远程现场直播的方式将ty-6无人机上的凝视成像系统收集来的视频信息通过专用的卫星传输天线发送给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上,再由腾飞集团与航天部门联合开发的通信卫星广播电视接收器接收,从而完成视频或图像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