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曹解放的心里咯噔一下,可还没等他开口,李通便自问自答的再次开口:“1250摄氏度,最大可以承受五微米的高密度颗粒长时间的侵蚀……你是做工业燃气轮机的,这两个指标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用多说嘛?
真的不用,曹解放要是不知道这两个硬核指标代表着什么,那就真可以拿脑袋去撞豆腐了。
1250摄氏度比金陵厂的同类设备高出整整一百摄氏度,这意味d-40t工业燃气轮机在使用煤炭气化燃料时的热效率会大大提高。
至于最大可以承受五微米的高密度颗粒长时间的侵蚀就更不得了,这说明腾飞集团完全攻克了工业燃气轮机使用煤炭燃料最大的技术障碍。
换句话说,腾飞集团的一系列技术突破足以改变现有的能源格局。
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标准
这个想法可不是危言耸听。
与蔡卫国那些能源部门机关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人不同,曹解放虽然一直抱着ge的大腿,生产着贴牌的外国产品,但整体却更贴合实际,更何况金陵厂尽管拿不到ge的最新产品和核心技术,但流传于ge的技术路径与发展方向,金陵厂通过人员交流和赴美考察还是能获得一些的。
这其中就有一些关于煤化工方面的东西。
ge、罗罗、普惠等工业燃气轮机巨头们真的如蔡卫国等一众能源部门的人所说,解决不了煤化工方面的技术难题嘛?
公开的资料的确没有介绍,几大巨头的产品线上也没有类似的产品,似乎是在煤化工上没有建树。
但曹解放却知道,早在七十年代国外的工业燃气轮机的巨头们就已经尝试以煤作为主要化工原料,逐步替代被使用广泛的石油和天然气。
因为第四次中东战争使得中东产油国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作为基础原料的石油价格飞涨,从而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陷入能源危机。
在这个大背景下,西方各国纷纷希望能找到石油的替代品,从而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煤炭作为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都盛产的能源原料自然成为首选的替代物。
于是基于煤炭的深度开发便在这时纷纷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