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如此一来,双方在这一技术领域隐隐形成了某种竞争关系,而在整体层面又是相互合作,再加上真金白银的投入,进展可谓是一日千里。

很快就完成了第一代样机的试制。

本来对激光增材技术还很茫然的航天部门领导,在看完第一代样机在一天时间内便生产出某型运载火箭的固定支撑架,且各项水平较之以往传统生产制造的同类产品在性能上完全一致后。

之前对两个团队放慢激光焊接研制进度的不满立刻烟消云散,要知道这类运载火箭的支撑架虽然不大,但设计指标却要求极高,而且还是异型,大规模生产困难,只能小批量单独生产,再加上一系列复杂的后续工艺处理,一般的生产周期都在一个月以上。

可是现在有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只需一天,就能生产出一个。

这效率在其他行业或许慢到令人抓狂,可在航天领域这类精密复杂的工业门类中,一天能生产出复杂关键部件儿,那就是超一流的神奇存在。

于是航天部门的领导在将详细情况了解一番后,立刻亲自前往京城汇报,并很快将这一前沿制造关键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由航天部门负责领导,腾飞集团协助指导,两大团队具体承担具体研制任务。

就这样激光成材技术正式进入快车道,并很快发展出第二代产品,由庄建业亲自命名为nb-233型。

腾飞航空修理厂的这台便是腾飞集团内装备的第一台nb-233,主要用于飞机小型异型部件儿的一体化成型,从而提高飞机维修的效率。

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长们来了

当然,很多细节郑永宁是不可能跟王焕说得那些详细的,毕竟nb-233型激光增材设备跟“空中专车”特种运输机一样,都是为航天部门做的系统配套,与腾飞航空技术研发中心研制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一样,除了部分可以公开的学术论文外,基本上都处在鲜为人知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腾飞集团近些年“内功”修炼的愈发精纯,却给外界逐渐包工头化的重要原因,给航天部门提供材料和设备倒也罢了,还参与某新型导弹弹体的生产和制造,上级部门自然要重申下纪律了。

不过也有明白人多少看出腾飞集团的不凡,比如说宋长征,哪怕拒绝也是婉拒,尽量不去得罪庄建业和腾飞集团,如果有需要,合作的第一对象保证腾飞集团,绝不对不想其他分号。

原因很简单,这些年那个企事业单位能把部队的大腿抱得这么紧的?

做的还不是纯军工装备,而是部队支援地方建设的附属单位的设备配套,一年半载的还行,结果腾飞集团一干就是好几年,且各个大项目就没落下过,哪怕庄建业在总部的口碑直往狗皮膏药那一堆里滑,可无论总部的领导和首长如何换,庄建业的腾飞集团总是能稳住大包工头的份额。

这待遇,就算是总部的亲儿子估计都办不到,庄建业和他的腾飞集团怎么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