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李放,宋长征同样投来询问的目光。
也难怪两人会如此质疑,除了腾飞厂从一千千瓦级别的d-40,忽然上升到三千千瓦级别的d-50让两人吃惊以外。
最重要的是两人作为海军的军备技术专家,是见识过同级别航空发动机的,那便是前几年刚刚装备海军的运8型海上巡逻机上的涡桨-6。
可也正因为如此,两人越看试车台上的d-50就越皱眉头,原因很简单,跟同级别的涡桨-6相比,d-50除了长度跟涡桨6差不多外,其他方面照比涡桨-6要小了一、两圈儿。
这就好比两个拳击猛男,高矮一样,可体重却差了一、两个级别,偏偏那个应该打轻量级的瘦子却说自己有冲击重量级金腰带的实力,非要跟那个重量级的大胖子试试斤两,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那个瘦子有点儿不自量力。
此时此刻李放和宋长征看d-50就有种看轻量级拳击猛男的心态,要知道航空发动机的功率与进气量有很大关系,所以适当的增大发动机的直径有助于进气量的增加。
可腾飞航空动力的d-50似乎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改变,整个发动机除了加长,因为外表的管线复杂而增粗了稍许外,整体跟旁边停放的d-40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内直径没啥本质区别。
可以说就是d-40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做个拉皮儿加长版,可这样的燃气涡轮动力装置怎么可能拥有三千千瓦级别的功率?要知道运8装备的涡桨-6是根据苏联同类发动机仿制而来,那是经过苏联航空技术部门经过严格计算确定的最优结果,所以两人怎么看怎么觉得钱强刚才的话有些言过其实。
钱强并没有回答,而是冲着一旁的操作员问了一句:“小陈,现在功率多少?”
“两千二。”
“加到三千。”
“好的。”
话音未落,小陈便将旁边的控制阀缓缓上推,不断跳动的显示屏上功率开始蹭蹭的往上跳,很快数字达到了3046千瓦,小陈这才停下上推的动作,然后查看屏幕上的各项数据,看看功率上去后有没有什么情况。
其实都不用去看屏幕上的数字,从试车台上不断增高的轰鸣声中就知道,d-50的功率在一点点增高。
直至刺耳的嗡名声充斥整个操作台,好在操作台做了隔音处理,不然以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发出的巨大噪音,足以让里面的人听力受损。
然而李放和宋长征已经对此毫不在意,他们只是难以置信的互视一眼,都不知道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