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页

“恭喜你克拉克,这次一战成名!”加拿大魁北克日报的布雷诺第一个高声附和,其他的一些媒体记者慢了半拍儿,但也很快的表示祝贺。

不管怎么说能吃到免费的午餐怎么也要感谢一下,更何况克拉克前车之鉴也给他们做出了榜样,既然能靠着狂喷任跃川的通讯名利双收,那就把这个倒霉蛋儿当成靶子,各种无节操的喷就是了。

找到了成功的路径,还能吃顿免费的大餐,各国的记者们心情自然是好了,对克拉克的奉承简直就跟洪水泛滥一样,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特别是布雷诺,几乎就要甩掉脸皮,双膝跪下,抱着克拉克大腿叫爸爸了。

原因嘛,很简单,除了跟克拉克穿一条裤子之外,布雷诺也有一篇稿子,之前准备给自己的东家魁北克日报,如今看到克拉克名声大噪,就准备投到美联社,也来个名利双收,自然要牢牢抱住克拉克的大腿了。

当然,有奉承的就有不感冒的,比如说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记者,对克拉克就很冷淡,克拉克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可是马塞洛和默克莱恩是怎么回事儿?妥妥的西方阵营想搞分裂?

这让立场分明的克拉克很不爽,于是拿着餐盘故意坐到马塞洛和默克莱恩的对面,瞧了瞧马塞洛,又看了看默克莱恩,然后露出雪白的牙齿,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问着对面的两个人:“听说你们的文章被压下来了,要不要我帮着沟通一下,让你们的文章发出去?”

“谢谢您的好意,克拉克先生,我们不用!”说话的不是年轻气盛的默克莱恩,而是老成持重的马塞洛,说完便放下手上的刀叉,用餐巾擦了下嘴,冲着对面的克拉克同样灿烂的笑了笑:“当然,作为一名前航空工程师,我依旧坚持我的观点,毕竟某些技术一旦做通了,各类应用真的很简单,就如同中国功夫,以点及面,一通百通……抱歉……我吃饱了,你们慢用!”

说完就起身,默克莱恩紧随其后,在克拉克等人惊愕的目光中一步步走出餐厅,克拉克愣了半天,直到两人消失良久这才反应过来,气咻咻地吼道:“中国功夫,我看他们两个人的脑子都快成肌肉了,丧失了最基本的思考能力,方舱医院除了美国,其他国家有吗?没有,一个都没有,一个只能靠着扫把、树枝徒手灭火的国家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东西?

要知道在美国,面对这样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家都不用动员,美国庞大的私人机构就会将火灾扼杀在萌芽里,因为美国有数量庞大的私人飞机,稍加改装就是很好的灭火飞机,可中国呢?连这样最基本的装备都没有~~嗡~~~~”

克拉克气急败坏的正说着,天空之上便传来一阵轰鸣,立马就把克拉克愤怒的指责盖了个严严实实,还是苏联一侧的某位东欧国家记者眼疾手快,快步奔到外面,片刻后便听到那位记者难以抑制的惊呼:“飞机,是水上飞机,好多的水上飞机!”

第四百四十五章 空运

听这么一说,餐厅里不管是吃完饭的,还是没吃完饭的记者,纷纷放下餐盘跑了出去,抬头一看,顿时就被天上的场景给惊呆了,只见三个波次,足有十多架带着具备水面起降能力的两栖浮筒的双翼飞机在他们头上以一种宣泄似的轰鸣,缓缓略过。

“哦,天啊,是安-2,一种可以在水上起降的改进型安-2。”不知道是那个东欧国家的女记者,忽然发出一声惊呼,旋即难以掩饰的赞美道:“松江省本来水系就很发达,河流湖泊众多,安-2虽然整体并不先进,但胜短距起降出色,皮实,廉价,如果能改成水面起降飞机,完全可以就近取水,抑制火灾的蔓延,中国人真是太棒了。”

说着那位褐色头发的女记者,兴奋的在胸前捏了捏拳头,似乎这样能够将她高涨的情绪传染到头上那片正在离去的机队,替她完成扑灭火灾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