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

意大利作为二战中最憋屈的国家之一,这么多年类似的事儿经历多了,也就麻木了,两亿五千万就两亿五千万,只要大哥高兴,小弟认了行不行?

相较于意大利的不见棺材不掉泪,希腊和土耳其就乖巧多了,h公司还没跟意大利正式签订合约,希腊的十六套与土耳其的二十四套订单就通过两国驻意大利的外交官员热情洋溢的送过来了。

h公司很高兴,自然是照单全收,可转过脸收割半个欧洲的h公司上上下下却是忧心忡忡,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老伙伴,腾飞厂又停产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倒挂

是的,又停产了,理由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腾飞厂没钱了。

至于为什么没钱,也很简单,腾飞厂在燃起涡轮动力装置这个大坑里跳不出来,谁后又急吼吼的跳进仿制美国先进航空生产设备的大坑,如此一折腾,别说腾飞厂这么个连基本金融支持都没有的企业,就算美国那种随便都能融一大笔钱的企业都得死的很难看。

这要是放在h公司攻略欧洲以前,无论是林德曼还是李斯特还忧虑,不在旁边加把柴火拱拱火就算两人有良心了。

总而言之,腾飞厂早死早好,然后h公司果断出手,兼并腾飞厂,从而实现h公司在无人机领域的全产业链的整合。

问题是,如今的h公司拿下大半个欧洲,手上握着将近十亿美元的庞大订单,以如今h公司那点儿可怜的产能怎么可能弄得过来。

交给诸如iaa公司的话,h公司又不放心,万一让这些根植在欧美地头上的同类企业发展起来,对h公司那就是灾难。

相比之下还是腾飞厂最听话,尽管双方私下也是龌龊不断,但整体上双方的合作还是维持在一个斗而不破的层面上。

当然更重要的是,林德曼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已经逐渐完成对腾飞厂的布局,如今只是缺少一个契机,就可以把腾飞厂牢牢掌控在h公司手里。

正因为如此,h公司还是更信任翻不起浪花的腾飞厂,可偏偏这个时候腾飞厂陷入了困境,怎么办?

当然要尽可能的保住了,不然订单违约,得罪那些欧洲国家到是其次,关键是影响美国航空巨头们的整体战略可就要命了。

h公司什么都可以无所谓,却不敢得罪那些给他们撑腰的美国航空巨头们。

如此局面下,哪怕h公司再怎么不情愿,也不得不帮着腾飞厂渡过难关,至于怎么渡,当然是向腾飞厂砸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