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这就需要飞行员最好在更贴近民航客机的小型教练机上进行适应性飞行,等一切达标才能正式登机驾驶,否则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事故。

正因为如此,民航教练机历来都是一个很热门的机种,腾飞厂都不用想着出口,只要能把国内民航这块蛋糕整个吞下,不说能成为腾飞厂的顶梁柱吧,将来一旦跟h公司闹掰,也能撑起腾飞厂的半壁江山。

只不过这个前提就是需要跟民航局搞好关系,没办法,如今国内还是人情社会,东西买谁,不买谁,不是看产品的好坏而是要看你跟买家关系是不是够瓷实。

陆杰在民航局的时候,庄建业不担心,有陆老帮衬,庄建业有信心慢慢把民航局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让他最后想下都下不来。

问题是现在还没实施这个宏伟的计划,陆杰就被调走了,正所谓人走茶凉,再想想曹哲的那番话,庄建业只觉得一股强烈的风暴向他袭来……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变局

事实上风暴比庄建业想象的来得更快,更迅猛!

仅仅几天之后,陆杰就从上海打来电话,告诉庄建业,民航正在酝酿一次大的改革,准备在今后五到十年内逐步淘汰现有的落后机型,装备技术更加先进,经济性更好,安全系数更好的机型。

这倒是无可厚非,毕竟国内的民航机型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物件儿,不但燃油消耗高,大部分接近使用年限,故障率高,安全系数低,因此这几年飞行事故频发,的确是该更换机型了。

按理说这项改革对腾飞厂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消息,毕竟民航要换机型,对配套的训练架构也要调整,如此成就的市场空额,腾飞厂正好可以填补。

可偏偏民航的改革不止于技术上的调整,在体制上也迈出了一大步,那就是放权。

要知道之前的民航总局与其说是政府机构,还不如说跟腾飞厂上级部委一样,即有行政权,又有经营权,典型的政企不分。

不过这也能理解,改革开放后重新调整的民航系统如果没有一个强力领导的话,真的很难步入正轨。

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民航已经逐步步入正轨,再加上这个领域初创,内部的结构比较简单,便于上级改革意图的贯彻,于是便将其当做试点,探索政企分开式的改革实践。

即成立专业航空运营公司,负责旅客和货运的运输,为此在民航总局直属层面组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有能力的地方也可以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

这些航空公司的经营权归于自身,民航总局负责专业指导和行政管理,逐步从具体经营事务中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