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成功仿制出与日本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同级别的fh1000碳纤维复合材料。
随着h公司对ty-2c无人机在结构强度和减重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所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从t300升级为t500系列,宋亚男随即有肩负起对t500的仿制工作中。
如果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关键是宋亚男在进行t500仿制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在碳纤维织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然后再将这些金属织物以一种特殊的排列方式加入碳纤维织物中,不但强化了碳纤维织物的韧性,还会对无线电波起到一定的镜反射效果。
当这个发现以每周技术简报的形式送到庄建业这里时,庄建业都惊呆了,镜反射,又叫镜面反射,是一种典型的反射原理,说白了就是在漆黑的夜里用手电筒照射镜面,除了垂直的情况下,其他方向都很难发现镜面的存在。
这一原理应用到作战飞机上,那就是隐身战机最基本的隐身原理之一。
而隐身战机之所以能隐身,除了先进的气动外形意外,最关键的就是隐身材料,实在是没想到宋亚男误打误撞的居然搞出了隐身材料,这可不得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停止合作
要知道日后的第四代战斗机之所以能吊打第三代战斗机,最突出的一项性能就是隐身,这就好比两个武林高手,第三代战斗机腿脚功夫都没得说,可面对有内功的第四代战斗机,连人家的衣角都碰不到,就被人震成内伤的道理一样。
而第四代战斗机隐身的关键还是在材料,既要做到对雷达的折射,又能吸收一部分雷达波使之衰减,两者一叠加,探测的雷达波就算不被完全抵消掉,能效也会锐减大半。
这对战斗机来说已经足够了,因为无论是敌方战机或是防空系统,探测雷达效能减半,就等于说原本能打一百公里的拳头,现在只能打五十公里。
如此己方的战机只要距离对方六十公里发起攻击,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敲掉对方。
要是在配合先进的隐身气动布局,隐身效能更是会成倍提高,当然这个前提还是隐身材料上的突破。
传统的金属材料因为其特有的兴致,除了少数几种有放射性的材料外,大部分都无法对探测雷达波有明显的镜面反射或吸收的功效,只能配合昂贵的吸波涂料,结合棱角分明的散射气动布局来完成所谓的“隐身”功效。
比如说美国的f-117,便是这种隐身功能的代表。
效果没得说,性能也还算凑合,不过这种飞机造价贵不说,维护成本也高的离谱,尤其是机体表面的隐身涂层,那叫一个金贵,是热不得,冷不得,水气多了还不得,简直就是后勤维护的噩梦。
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在材料上下功夫,而已经在航空制造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便是一个不错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