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为人方正,医术更是精湛,尤其是耳鼻喉科,更是国内数得上数的专家之一,因此这位洪小松对牙科并不陌生,甚至比一般专家还有精通。
得知情况后,庄建业立马跟鞠师傅交代两句,很快鞠师傅就弄了两个煮熟的鸡蛋过来,庄建业连忙接到手里,走到正在拿着气涡轮机仔细察看的洪小松跟前,笑着说:“洪医生,我听说国外的技术精湛大夫的能在鸡蛋上刻字,您也是这方面的专家,能不能也在鸡蛋上面给我们也提一个。”
说着便献宝似的把两个煮鸡蛋递了过去。
本来在这里能看到国产的医疗设备,洪小松就很高兴,拿到手里就舍不得放下,如今一听这话更是挠到了自己的痒处,想都不想就点了下头:“好!”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两个品牌
洪小松并不是个爱显摆的人,如果换做还在协和医院的时候,庄建业的提议他想都不想就会拒绝,可自从调入卫生部门担任领导后,看到每年从国外采购数额庞大的医疗设备,洪小松的心里就莫名的不舒服。
他是解放前就参加工作的老大夫,经历过基本药品被国外卡脖子而导致病患痛苦亡故的惨事。
解放后,虽然国家下大力气解决了常用药品的国产化,医疗条件照比解放前要进步很多,但现今的医疗器械依旧需要进口。
看着卫生部门每年那么点儿可怜的经费,八成换成宝贵的外汇送到国外,换来少得可怜的先进医疗器械,洪小松就心疼的要命。
国内卫生事业发展这么多年,居然还没达到自力更生,依旧被发达国家卡住先进设备的脖子,这和解放前基本药品被人掐住脖子没有本质的区别。
昂贵,且不能普及,结果便是限制全国疾病治愈率的提升,从而导致死亡率和平均寿命两个指数都很不理想。
正因为如此,洪小松担任卫生部门领导以来便开始呼吁国内相关单位对先进医疗器械加大投入,摆脱对国外的依赖,打造中国自己的医疗设备研发和制造体系。
如此不但可以降低先进医疗设备的成本,便于在全国普及,提升国内的医疗平均水平,也能创造一个新型产业,促进国内工业发展。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洪小松的呼吁总是雷声大雨点儿小,表面上谁都赞同,可实际上真耐下心思去搞研发的一个都没有。
这里面的因素很复杂,既有对国外设备的盲目崇拜;也有国外先进技术的代差令国内厂家望而却步。
可不管什么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国家在这一领域没有明确产业政策,导致高昂的研发成本只能由企业自己负担,这风险可就太大了,一旦失败,不但领导要背责任,就连厂子也可能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