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永宏厂常务副厂长王伟,坐在自己空旷而又简朴的办公室里,正一丝不苟的批阅着文件。

一个月前,部位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南下永宏厂,担任该厂的常务副厂长,等一切工作理顺后,便正式接替俞其章,担任永宏厂厂长。

作为部委少壮派的改革先锋,王伟早就想外调企业,以便实现自己的改革理想,所以很痛快的就答应了的组织上的要求,跟家人打了声招呼就南下就职。

作为部委目前为止军转民最成功的大型国营企业,王伟对永宏厂的印象很深刻,觉得自己能被派到这个改革前沿的厂子还有着些许年轻人的热血兴奋。

结果到厂里接手工作才发现,永宏厂跟一团乱麻一样,简直不是一般的乱,对此王伟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于是快刀斩乱麻,祭出他的新官三板斧。

第一百八十六章 您还有什么疑问?

第一板斧就是改善厂里的资金困境,永宏厂利用银行贷款寅吃卯粮的现象很严重,针对这一点,王伟狠抓厂里的冰箱销售,严令厂里的销售科不得在向外赊一台冰箱,同时组织人手把外面拖欠的应收账款统统要回来,甚至亲自出马与拖欠企业的当地政府或上级部门交涉。

经过对厂里销售部门的整顿,以及对应收账款的收缴,永宏厂账面终于有了盈余。

第二板斧则是继续沿着俞其章的路线加大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的力度,特别是在厂里电冰箱销售旺盛,国内家电需求逐渐井喷的情况下,王伟决定把步子迈得再大一些。

开始准备把洗衣机、录像机、电视机的生产线统统引进不说,还积极争取钢铁冶炼、摩托车等重工业门类的生产线引进。

用他的话来说,争取在五年内打造一个集家电生产、机械制造、钢铁冶金为核心的,轻重工业优势互补的综合性国营工厂。

至于第三板斧,就是人事,这方面在王伟看来是弊端最突出的老大难问题,因此这一板斧他并没有立即动手,而是冷眼旁观,准备找个合适的鸡,手起刀落,给予厂里足够的震慑,然后在慢慢整治。

本来王伟的目标是定在何明身上,没办法,这位已经没有半分权力的总工程师是他引进外国生产线最大的反对者,偏偏他在厂里根深蒂固,支持者甚多,王伟不拿他开刀那谁开刀。

于是王伟就组织了一个老干部座谈会,想看看到底还有哪个老家伙跟何明是一伙儿,顺带一勺烩了。

那些老家伙们一个个都是脱了毛的猴子,精得跟什么似的,一听王伟在会上定的调子,就知道事儿不太好,都闷着头不说话。

这事儿本来跟参会的宁志山没啥关系,可以看全场没一个人敢站出来为何明说句公道话,这位退休多年的组织部长就很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