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经历的事情太多,最开始有乔妍的病情与逝世横亘着,再后来又是掀起变革,东奔西走,真正停下来歇一歇的时间少之又少,到了现下,却是得到了弥补。
正月初四是乔家女回门的日子,大清早乔毓就爬起来梳妆更衣,盯着几个孩子收拾完,一家子人往卫国公府去了。
他们到的不算晚,离用午膳还有俩时辰呢,只是别人到的更早。
林缙虽然还没有与韩国夫人成婚,却也已经是半个女婿,身份又不像两个姐夫那么高,当然不好迟到,而常山王身为宗亲,又曾执掌军权,自然也格外避讳,不会叫皇帝一家先过去。
新春的喜气还没散尽,一家人聚在一起着实热闹,卫国公夫人作为当家主母,自然是最忙碌的,昌武郡公夫人协同,倒也办的有声有色。
乔毓惦念着两个嫂嫂,悄声问了姐姐一句:“嫂嫂们不回门吗?”
“她们明天回,正好跟咱们错开,”常山王妃笑道:“不然小姑们回来了,嫂嫂都不在,既不团圆,外人也容易说闲话。”
乔老夫人生的四个孩子,基本都定了性了,卫国公与昌武郡公儿女双全,常山王妃家里边儿也是三个外孙,只有小女儿这会儿还没个着落,她不放心。
“怎么打算的?”她叫了乔毓过去,笑眯眯道:“什么时候办喜事?”
“就是这两年了,”乔毓都跟皇帝商量好了,也不瞒人,大大方方道:“等阿琰娶了媳妇,我们再成婚,总不能跟孩子抢日子。”
到了她这会儿,所谓的大义名分还真没那么要紧,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皇帝又不缺儿子,也不急于子嗣,但皇太子就不一样了。
他还没大婚呢,膝下又没有一儿半女,赶紧生个儿子出来,也好安皇帝和天下人的心。
乔老夫人也明白这道理,笑着点点头,又一个劲儿的催着她带孩子们出去玩儿:“人多了也不好,太吵了,都出去呆着,叫我们清净清净。”
可不是嘛。
卫国公六个孩子,昌武郡公五个孩子,乔毓带回来四个,常山王妃带回来三个,这就是十八个了。
更不必说世子乔旬已然娶妻,膝下有一双小儿女,他的胞妹乔宁早就出嫁,也带回来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