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5页

独断大明 官笙 437 字 2022-11-10

侍卫队长小心的看了他一眼,道:“是,一些文官认为,大人无能,空耗钱粮,如果能用在民生上,功莫大焉”

杨嗣昌再次抬起脚步,道:“朝廷那边怎么说?”

侍卫队长道:“元帅在一次与退休老兵代表的插叙中,点名称赞了大人,这个还被整理发表在朝报上。”

侍卫队长没有说“朝廷”,朝廷的代表是孙传庭。他没有说,就意味着并不好。

杨嗣昌会意,道:“孙首辅也是知兵之人,我在这里耗了这么久,他有些不满也正常。皇上那边呢?”

侍卫队长神情严肃了几分,道:“皇上一个月前在景德镇召见了卢大都督,有些传言,说皇上要用卢大都督替换大人。”

杨嗣昌这回却笑了,心情也愉快起来,道:“那就没事了,准备纸笔,我要给皇上写信,请罪。”

侍卫队长有些莫名其妙,紧跟着道:“大人,这是何意?”

杨嗣昌心情好了,话也就多了,道:“皇上的手段你不懂,要是对我不满,我早就回京了,哪里还要公开见卢大都督。”

侍卫队长有些会意,突然道:“大人,那孙首辅那边,要不要解释一下?”

杨嗣昌顿时犹豫了,孙传庭日益强势,压的六部喘不过气,连带着他们这些带兵之人也不敢轻视。

杨嗣昌思忖片刻,道:“我给元帅写,请他转圜一二。”

侍卫队长没有再说,对他来说,朝廷很复杂。

杨嗣昌走向里面,看着他的表情能知晓他的想法,感慨一声,却没有多说什么。

如果回到当今登基之前,那才叫复杂。在那个时候,如果遇到他这种情况,早就被抓回去送入天牢,等着问罪了。

杨嗣昌一面给朱栩,孙承宗写信,一面研究新局势下的战略战术,不到天亮,一封封书信,被飞鸽带着传递向四面八方。

在杨嗣昌调兵遣将,制定新的计划的时候,在虾夷岛的科尔沁大汗,巴达礼迎接来一个特殊的人。

陆奥藩藩主,伊达政宗。

伊达政宗是在田中一郎的陪伴下,进入巴达礼大营的。

天色还未亮,一切懵懵懂懂,伊达政宗黑帽遮头,穿营过寨,来到巴达礼的大帐前。

所过之处,都是严禁的巡逻,一举一动,整齐划一,毫无紊乱。

田中一郎面色凝重,站在伊达政宗身后。

伊达政宗透过帽子,看的分明,尤其是那些摆列整齐,擦的雪亮的大炮,让他眉头紧皱。

“请。”在他身边,一个蒙古大汗,以别扭的汉语说道。

伊达政宗收回头,默默点头,进入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