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乃是刘夫人所出。当初刘夫人共育有两子一女,长子为曹昂,次子曹铄、年幼病逝,另有一女便是曹清。
曹昂当初离开家入宫的时候,妹妹曹清还是个孩子,如今竟也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一时有些感慨,顺着问道:“父亲可是有中意的人家了?妹妹怎么说?”
曹操道;“连年征战,我此前也没能顾及。你母亲又去了长安。”他打量着曹昂的神色,试探着问道:“论起来,曹清与陛下,倒也年岁相当……”
曹昂原本垂着眼睛,认真在思考妹妹的婚事,没想到父亲飞来这么一句,他掀开眼皮看了父亲一眼,没有接话。
曹操也是人精里打滚了半生的,见状便知道,这主意就算曹昂不拒绝,至少在今天之前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
这就不适合再说下去了。
曹操笑道:“为父也只是话到嘴边,这么一提,子脩不必认真。”
曹昂也浅淡笑了,只是笑意未达眼底,轻声道:“妹妹的终身大事,我岂能不认真?只是也不必着急,慢慢再看吧。”
他到此时,已明白过来,父亲此来,既不是为了叙家常,也不是为了探问昨日庆典上失仪之事。
曹昂静坐着,等待父亲说出此来最大的意图。
曹操露出一点局促之色,仿佛是真挚得在寻求长子的意见,“为父想请陛下来赴一场家宴,你看是否太过唐突?”
打天下的阶段已经接近尾声,庆典就像是一个节点,标志着要正式进入分蛋糕的环节了。
在皇帝一锤定音之前,能与皇帝拉近关系,获得更多的相处机会,就是分得大份蛋糕的必要手段。
曹操起家,借助亲族力量良多,不管是曹仁等本宗,还是夏侯惇等姻亲,细数下来,几十名的大小将领,都等着他来举荐职位。但是曹操也清楚再自己的位置,只以自己而论,在皇帝面前的分量,恐怕是比不上淳于阳、马超等人的,甚至都比不过同出于刘氏的刘玄德。好在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的长子曹昂。
曹操心里清楚,若他自己去邀请皇帝赴家宴,且不说是否唐突,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一着不慎,还容易弄成负面印象。但如果是长子曹昂提出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家宴?”曹昂神色不动,慢慢咀嚼着这个词。
曹昂一面说着,一面也在试探长子的态度。他明白,长子能与皇帝如此君臣相得,只靠才干是不够的,其中必然有几分真情,正如他与文若(荀彧字)一般。
曹操打量着长子神色,揣摩着长子的心思,娓娓道来,“天下平定,原是大喜之事,然而昨日庆典上,我仔细看着,陛下仿佛并不是很欢喜——兴许是我看错了。又或者这庆典太大,太正式了,少了几分人情味儿。我不是说你办的庆典不好,而是人活在世上,是好是坏,不都是为了家人亲人么?陛下少时不幸,早失父母,又无妻妾子嗣,长公主又远在长安……”
曹昂知父亲所说皆是实情,却听不得有人将皇帝放在一个可怜的位置上去讲,淡声道:“陛下富有天下,父亲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