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页

相当于耗费了全球52的碳排放量而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希望少少的甚至不承担责任;而仅耗费了全球碳排放量的7的后起国家应该勇敢承担责任,减低自己的碳排放量,让全球顶尖的那一撮10的人过上优越生活。

包括国内很大一部分宣扬“要环保不要工业”的所谓“精英阶层”,其实也是这种心态——把环保当做是牺牲草根人民的利益,让精英阶层过得更好的口号。今年某记者出的一部纪录片《苍穹之下》,就是完美的反应了这部分人乃至西方的诉求。

但是,中国的大国担当,可不是这一撮“利己主义者”能够理解的——环保是很重要,我们愿意承担大国责任,环保一定要搞,但怎么搞,不是你单方面说了算的。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是最近几十年中国一直在践行的环保政策;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417万亿元,较十一五增长928;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或已发布,或在酝酿……简单来说,就是青山绿水和工业化进程,我大中华全都要!

——齐政对鲁省政府的诉求,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他理解莱州湾沿岸发展化工业的必要性。作为油气资源相当丰富的沉积盆地,全国50以上的海洋油气工业贡献出渤海地区的海上油气田。海上有石油,沿岸就会有化工。石化行业的集聚效应天然如此。

理解这一点很关键。如果嘉谷为了“治海”,就要求渤海沿岸将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石油化工“抛弃”,胡副主任敢打包票,就算齐政许诺的前景更美好,嘉谷的海洋牧场计划在渤海也是“寸步难行”。

不仅如此,听听人家嘉谷考虑的多周到:除了一些无可救药的重度污染企业,其他的我也不要求你说“砍掉”就“砍掉”了,只要求做好排污管理。当然,我们也考虑到提高排污标准难免给工厂套上层层枷锁,高额的环保设备可能会压垮工厂,好吧,我们有力出力,提供“生物治污”的人工湿地方案以降低治污压力……

所以说,没有成功是偶然的。

嘉谷作为“生态优先”的农牧业龙头,有一百个理由排斥化工厂;但人家并没有为了“一己之私”,就举起环保的旗帜,要求停止工业发展。

从齐政的诉求中可以看出,嘉谷的发展观还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我们是要青山绿水,但也不妨碍我们成为工业强国。

这样的嘉谷,即使是对工业追求最执着的官员,也很难拒绝与其合作。

果然,马高官就眉目疏朗道:“莱州湾海域环境确实存在着较大问题,齐董说得对,疼痛只是暂时的,调整和升级后的海洋经济会焕发新生!”

此言一出,一把手的决心暴露无遗,底下的地方官员眉心猛跳。

马高官看向他们,停顿了一下,道:“关于莱州湾污染的问题,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了,今天说的是处置方案决定,我也就只谈处置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在严格控制陆源污染入海上,各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几点目标一说,莱州湾沿岸政府官员全都认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