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页

也是吃撑了,大部分人的意识才开始回归。

喝着海鲜汤,继续让鲜香在嘴里炸裂的梅总率先在心里嘀咕起来——尽管有刚上岸的鲜活鱼鲜美程度更佳的因素在,但嘉谷海洋牧场出产的海鲜明显鲜美程度不一般!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以为海鱼是活的才算是新鲜的,但事实是绝大部分的海鱼在离开海水的那一刻起很快就死亡了,能够活着进入市场的海鱼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主要的就是类似石斑鱼这种身价高而又生存能力较好的少数品种而已。因此海鱼的新鲜与否,更关键在于海鱼离开海水的时间长短,以及流转过程中的保鲜是否到位。

刚上岸的鲜活鱼肯定比保存了一段时间的鱼价值高,甚至是贵几倍以上。但以他的判断,嘉谷出产的海鱼,只要保鲜到位,比刚上岸的“一般鲜活鱼”在鲜美程度上也不遑多让——这就是一个突出优势。

另外,他刚才做了一些了解,嘉谷海产在终端市场上的定位,开始从餐厅消费的高档海水产品转变为普通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家庭消费产品。

这并未降低他的评价。要知道,我国大众化消费的海水鱼,如带鱼、鲅鱼(即蓝点马鲛)等,都是来自于捕捞自然渔业资源,而养殖的主要是自然资源较少、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鱼种类(如大黄鱼、石斑鱼、鲆鲽类等)。

在价格方面,传统的淡水鱼消费者会因此觉得养殖海水鱼类的价格不太具备优势,毕竟,动辄五六十元公斤的价格,一般家庭消费者往往会敬而远之。

而价格走低,永远是扩大市场份额的最大利器。嘉谷有把握扩大大众化消费市场份额,只有一个可能,嘉谷的养殖成本降低了。

养殖单位总成本——这是接下来评估的重点!

梅总在心里默念道。

不止他一个投资人有想法,差点被鲜美到哭的各投资机构代表,都在默默调整评估的目标。

另一方面,相比于投资代表,专家们显然通过“先吃为敬”看出了更多的东西。

简单来说,一块肉的气质(味),来自于它走过的路,和它吃过的东西。所谓“迈得开腿”、“管不住嘴”,身价就不一样了。

“迈得开腿”很好理解。日行10000步的散养健美鸡,就比日行20步的笼养弱鸡要有肉味;每日随着潮汐在海浪中拼搏的野生海鱼,也比每日在网箱里养尊处优,长得膘肥体壮的养殖海鱼好吃。

“管不住嘴”也不难理解——对于动物来说,管不住嘴是件好事儿。大部分的动物体内是不能自己合成那些独特风味物质的,它们主要来源于外部。吃的东西更杂,生成的风味也更丰富,形成的肉味自然也更饱满、更有层次感。

嘉谷海产的“气质”,比一般养殖的品种更佳,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