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起码在当下,老张比他们这些前途未卜的人要好过的多。
关键是,就算他们想要有样学样,也不知道要等待多长时间了。
嘉谷系合作社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铺满全国小麦产区的。嘉谷的小麦生产量,决定了合作商的数量。
“妈蛋,我当初怎么就不知道果断点!”说话的人,心中已是满腔酸味。
……
第710章 既生瑜何生亮?
益海嘉里的“少东家”,郭奎童鞋,翻着嘉谷的小麦“圈地”版图资料,心里的震惊都快要压不住了。
从根子上说,益海嘉里是只顾着扩大自己的市场话语权。
问题是,哪个企业不是这样啊?
反而像是嘉谷这样,拉上一票“小弟”,实打实推动行业升级的,才是异类。
“嘉谷还是那个嘉谷,在源头优化小麦品种,带动农民的收益;在中游联合加工企业细化市场,提升面粉品质;在消费端应该还会进行消费者教育,培养市场……嘉谷的气魄,一如既往。”
说这话的,是益海嘉里特聘的业内牛人乔如海。
这厮出身国粮集团,后来却一手帮助岛国丸红商社建立在中国的农业版图,同时对以不可思议之势崛起的嘉谷研究极其深入,现在被益海嘉里挖来担任小麦事业群的总负责人。
郭奎不置可否:“你觉得这样的思路,真的可行?”
“再好的计划,不能执行也是白搭。如果是其他任何一家粮商执行这样的计划,成功的把握都不到五成;但如果是嘉谷执行,七八成把握还是有的。”乔如海慢条斯理道。
郭奎一脸不爽:“你也未免太小瞧我们嘉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