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章略作沉吟,就在众人灼热的目光中,侃侃而谈道:“……解塑菌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种酶与et分子中连接对苯二酸酯和乙二醇的化学键结合,并使其断裂,将et分解成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随后,解塑菌进一步消化了这两种物质,将其降解为可被其他生物体重新吸收利用的小分子……”
“你们是怎么解决细菌的降解稳定性和效率问题的?”光大环保首席技术专家宋传任忍不住发问道。
陈建章轻松道:“我们综合、筛选、比对了大量突变版本后,最终培育出了加强版解塑菌,它的工作最高温度是76c,在常温下分解1000克et塑料只需24小时,分解效率高达到95……”
宋传任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
来之前,他已经恶补了一下国际上类似研究的资料。据说岛国研究员利用细菌降解et塑料,在30c下需要6周左右才能完全降解一块指甲盖大小的et。对比之下,嘉谷的解塑菌简直是要上天!
宋传任陷入思考状,中石化的乔安擎着急问道:“陈教授,那你们的长塑料植物,是与解塑菌配套应用的吗?”
陈建章兀自摇头:“可以配套应用,也可以单独种植。长塑料的植物,其实就是柳枝稷……”
“柳枝稷?我了解到美国一家公司在几年前曾宣布培育出一种可以长出塑料颗粒的植物,好像也是柳枝稷……”人群中有人接话道。
“没错。柳枝稷是一种原生长在美洲大陆上的野生植物。生命力极强,盐碱地、低洼地、戈壁,这些一般植物都无法生存的恶劣环境,柳枝稷却活得很滋润。不少科学家青睐于利用其生产生物燃料,我们实验室主要利用其生产塑料。”
“通过基因工程,柳枝稷体内突变产生了制造出塑料微生物的相关蛋白质,从而改变植物内部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让植物内部的多糖和淀粉可以直接转化为颗粒状塑料。某种程度上,你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基塑料反应器。”
乔安擎与马奎对视一眼,又问道:“颗粒状塑料的主要成分是……”
“聚乳酸。”陈建章顿了顿,强调道:“天然的在自然界中可快速降解的聚乳酸。”
懂行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
生物基塑料中,聚乳酸的特性最接近石油系塑料,是生物基塑料家族中的当家品种。
产业界的聚乳酸,是以玉米、小麦、木薯等淀粉为最初原料,经过酶分解得到葡萄糖,再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变成乳酸,最后经过化学合成得到的生物降解热塑性聚酯。
看到没,现在制造聚乳酸的最主要的原料是玉米,不免陷入了“与人争粮”的质疑。所以业界还在研究使用叶和根茎、间伐木材等纤维素的原料以及厨房湿垃圾等生物质废弃物作为原料制造聚乳酸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