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是嘉谷公司啊!
一家独立满足了中国30大豆需求的大粮商;一家让四大粮商掌控中国大豆产业落空的本土粮商;一家在国际上开始扬名的新兴大粮商;一家有着无限可能的国际大粮商……
结合中国人的奇怪态度,米勒越发不敢放松。
每公顷超过6吨的高产大豆品种,有太多的变数了。如果属实的话,可能会重塑全球大豆生产格局,不对,不是可能,是一定!
祖比扎雷塔和希尔瓦看到米勒沉重的表情,再次对视一眼。
“你是认真的?”
“只是一次夸张的传言吧?”
米勒摇摇头:“诸位,我也希望这是一个笑话。但……还是详细调查一下吧,中国的嘉谷,并不是一家简单的企业。”
……
第603章 影响力的溢出
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的成员再次碰头的时候,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中国人培育出了一个优良的高产大豆品种。
但是对于400公斤的亩产数据,联盟内依然分化出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中国人在高产大豆品种的新发现,可能是世界大豆种植史上又一次新的突破,意义不亚于转基因大豆的出现……其中的代表就是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理事。
另一种却是怀疑中国人消息的真实性。毕竟,在他们国家个别经营较好、地力较好的地区,亩产也有可能达到300公斤;而以中国人精耕细作的“天赋”,能在个别地块实现400公斤亩的突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一派的成员主要是阿根廷大豆产业协会主席、巴西大豆种植者协会执行理事等人,他们的特征也很明显——都不具有转基因大豆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所有的种子和技术均来自美国,也即“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