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嘉谷抗住了特鲁特涅夫施加的压力,瓦西里他们自然更不想打破双方微妙的“信任”,少不得要出点力了。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修建是在齐政预想中的,由俄联邦政府出资也是应该的。说得实在点,要是没有嘉谷在远东发展起来的大豆产业,老毛子想修路都可能下不了决心。
——修建一条公路,但如果不知道这条公路的交通流量有多大,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因为之后获得的利益有可能都比不上投入的十分之一。
但嘉谷的大豆产业,提供了不少交通对流量的保障,至少,俄联邦的交通投资因此而降低了风险。
换句话来说,瓦西里是用惠而不费的“争取”来换取嘉谷的好感。
瓦西里快速地扫了齐政一眼,大概是看出了齐政的不置可否,顿了顿,放出了一个大招:“除此以外,我还为嘉谷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争取到了一个粮食码头50的运营权……”
哦豁?齐政眼前一亮。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有着俄远东地区最大的农产品码头,远东大约四成的大豆都是从这里运往中国的。作为在俄远东地区最大的粮商,嘉谷此前一直希望能拥有一个粮食码头,哪怕有部分股权都好。只是,瓦西里他们一直出工不出力,嘉谷一时也无法疏通关系。
“是多大的粮食码头?”齐政眯眼问道。
“是托克港商港内最大的一个粮食码头,能停靠6万吨级的货船前来装货,也不仅仅是一个运货码头,后面还有十几个存放粮食的仓库,最大的一个能装20万吨大豆,它们都是为大豆出口准备的……”
齐政闻言,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几分:“太感谢你们的出力了。”
齐政已经知道了,俄远东发展部已经与国内的商务部开始了磋商,而双方一致认为,扩大远东地区对华出口农业原料、产品和粮食,以及丰富农业深加工产品对华出口,是中俄在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优先方向。
看得出来,为了让嘉谷这面旗帜继续在远东飘扬,俄方着实是费了一定的心思的。
齐政满意了,瓦西里马上打蛇顺棍上:“不过,远东发展部也对嘉谷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希望嘉谷能引进更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同时也是我们的诉求。”
齐政自然知道,所谓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更多的就是嘉谷的大豆育种技术。只是,这也是嘉谷不肯轻易松口的。
他故作思考一会,才开口道:“这样,我们嘉谷会在远东推广‘免耕法’,帮助大豆实现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