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齐政对此只想说,自古套路得人心。
“全球变暖”这个戏码,真的是屡试不爽。
就如应该被列入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骗局——“自然资源枯竭论”一样,“xx资源因为人类过度汲取将要在xx年内枯竭,人类社会将会面临崩溃……”其实,无不是利益使然。
这其中,“全球变暖”总是被宣布为人类的灭顶之灾。
嗯,最有名的梗就是北极熊将要消失的传闻了——各路“家养”专家、“野生”专家纷纷以预言这种庞然大物的灭亡期限为能事。
但真相是,过去二十年间,北极熊的数量“稳定到上涨”,靠近北极圈的加拿大甚至在考虑提高捕猎配额,因为熊多成灾,影响了因纽特人的社区安全。
不过,谁在乎真相呢?
“熊灭绝”永远比“熊没事”更能吸引眼球——被嘉谷国际“驱使”的专家,出于同样的心理和利益,甚至比齐政想象还要顺利。
“啧啧啧,人心不古啊!”齐政摇头晃脑道。
钟华志一脸黑线地看着始作俑者。
不过,他对此还有点不明白:“按照啤酒工业的用料来看,我们推高啤酒大麦的价格,不是容易拉低啤酒大麦的销量吗?”
齐政呵呵一笑:“老钟,你要知道,时代不同了……”
钟华志的说法,是基于工业淡啤的生产现状而言的——工业淡啤就是人们夜宵撸串时常喝的啤酒。它们价格往往几块钱一瓶,但味道嘛,说得好听点是口感清爽,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越喝越无味。
这是因为,这种啤酒最大特点是,在原料中添加大米、玉米等淀粉类辅料,降低麦芽和啤酒花的比例。
本来嘛,加点大米没什么,但坑爹的是,大米使用的比例在逐年升高——以国内的青啤为例,在02年的生产成本中,麦芽占据了126,大米的比例为29。到了今年,大米已经占据生产成本的81了。换言之,原来作为辅料的大米,现在已成为“主料”。
更坑爹的是,“麦芽不够,大米来凑”,这件事情在全世界啤酒工业中都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