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对中国人的勤奋态度很是钦佩,但在技术上,阿莫斯有足够的自信藐视嘉谷。
“而且,教授,你不觉得吗?他们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选择在沙漠里种植粮食作物,而我们的实践证明这恰恰是不可取的。”阿莫斯指着刚刚经过的小麦田说道。
曾经,以色列也是采取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齐头并举的方针,但由于严酷自然条件的约束,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都需要大量的进口。此后,他们积极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大力培育和推广蔬菜、水果、花卉等耗水量低而效益高的经济作物,限制和减少小麦、玉米等耗水量高而效益低的大田作物,才造就了今天的沙漠农业奇迹。
眼光更老辣的亚伯拉罕摇摇头:“不,孩子,这就是我说的中国人自己的道路。”
“中国跟以色列不一样。严酷的自然条件和地缘政治环境,迫使我们为了生存迸发出最大的潜能。每一捧土每一滴水,我们都希望能得到最大的农业产出,多填饱一点肚子多养活一点人,所以追求土地最大的生产效益。”
“但中国人,他们开发沙漠,是服务于实现农产品自给的国家战略。有句话说得没错,中国人能养活自己,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了。开发沙漠主要用来种植粮食,恰好符合中国的国情。”
说着说着,亚伯拉罕也不禁流露出一丝震撼:“阿莫斯,有一点你可能还不知道,中国人是打算将这个沙漠,全部改造为绿洲!”
“……”阿莫斯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来之前他们就已经知道了,这个叫腾格里的大沙漠,面积四万多平方公里,已经比以色列国土面积大60。
数百万亩的沙漠改造规模已经让他为之心惊了,将一个比以色列还大的沙漠全部改造为绿洲?噢,这太疯狂了!
他还不知道嘉谷是打算将隔壁的巴丹吉林沙漠一并开发——两个沙漠面积加起来相当于4个以色列的国土面积。
但这个消息已经让阿莫斯目瞪口呆了。
“中国人太疯狂了!这不可能做得到!”阿莫斯喃喃自语道。
但亚伯拉罕再次摇摇头:“不,我相信他们能做到。因为,他们在沙漠底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淡水储水层!”
尽管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很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低下;集约化、可持续发展进度缓慢;人地关系紧张以及环境问题……种种压力日积月累,使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亚伯拉罕从不怀疑中国人的雄心,眼前的沙漠改造大工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