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

现场就能看到不少游客,徜徉在万亩稻海中,或是拍摄观光,或是下田摸鱼,不时传来游客们的赞叹声,个别游客还远远地朝这边挥手。

游客多了,不仅带来了热闹,当地人辛勤劳动的果实不少在田间地头就卖给了游客,收入增加了,贝艾玛的族人们都乐开了怀。

文老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和赞许的表情,他侧身对齐政和滇省大佬们感慨道:“一个好的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还能有力拉动消费升级、助力经济发展,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啊!”

滇省大佬们连声称是,反倒是齐政不好说什么,稳重地侧耳倾听。

文老确实很高兴。

滇省一路考察过来,很多地区发展形势都很严峻,数十万各族群众生活在这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而又十分封闭的苍莽大山中。

他们延续着祖辈的生活,但是他们同样渴望更美好的未来。

即使是最后一站,其实也不尽如人意——可以看出,嘉谷的进驻改变了不少,但起码在交通上还是一个很大的桎梏。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政府乃至嘉谷这样的企业,都没有将这些偏远山区的老百姓放任不管,这让他心怀大畅。

很多时候,不怕没有改变,就怕没有关注。只要有人能够想到看到关注到这些地区,那么这些落后的地区就一定会得到改变。

抱着这样的感触,文老瞥了一眼不吭声的齐政,眼眸含笑。

说起来,在国内的企业家中,齐政是他很欣赏很看重的一位了。

这种欣赏,不在于齐政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他身上无时无刻体现的一种责任感。

就拿眼前的梯田种植基地来说,文老特别了解了一下,因为交通环境的恶劣和投资的巨大,嘉谷目前在这个项目上是没有赚到多少钱的,顶多是不亏,而且这样的情形注定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直至国家高速交通路线的完全贯通。

文老不相信齐政投资前分析不出来,而且按照嘉谷的业务,随便投入到哪个项目都能轻轻松松得到更大的收益。

但齐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