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在邳山岛码头,一个个大型集装箱整齐地摆放在那里,每个集装箱的四周都被开了不少“天窗”;除此以外,旁边还堆着混凝土构件礁、花岗岩石礁、处理后的旧船礁等。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集装箱或垃圾,它们都是改造好的人工礁体——这些礁体沉入海底,相当于给海洋生物盖了一间牢固的房子,吸引它们在礁体内活动栖息。

邳山岛周围的渔场,海洋生物资源严重匮乏,之前早已无鱼可捕,都是一些小鱼小虾。

建设海洋牧场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包括苗种繁育、初级生产力提升、生态修复、全过程管理等一系列步骤。其中,投放人工鱼礁是基本手段。

齐政挥挥手,渔夫们吆喝着将这些人工礁体搬上船,然后向着海里开去,他们要干活了。

驶出沙滩浴场的范围之外,船停了下来。

渔夫们在嘉谷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向海底投放人工礁体。

这些活对渔民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他们在渔场工作,可不光要出海捕鱼,帮忙种植和收拾渔场种植的海藻也是常有的事。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注意投放的密度和距离。

渔夫们忙忙碌碌地干活,另一部分人则佩戴好潜水设备,深入海底。

齐政也跟着下水。

寂静的海底,他只能听见自己呼气时氧气瓶冒出串串气泡发出的咕噜咕噜声,视线范围仅有数米。

每一个深入海底的人,都一边感受着渺小与孤独,一边将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种”在人工礁体上,渴望长出一片珊瑚礁。

是的!投放人工鱼礁只是第一步,为了重建海洋生态,齐政还花大力气在这片海域人为制造珊瑚礁!

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或“海洋生命发动机”,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了生活环境。

即便是强悍的鲨鱼、石斑,也是从幼小的个体长成;这时它们就需要一个地方可以供它们生长,躲避天敌,珊瑚礁就起到这样的作用。这使得珊瑚礁成为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全球变暖以及人类的人为破坏,导致全球很多地方珊瑚礁发生了严重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