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变异浒苔全年可收,每月至少可收两茬的状况,上万亩的“海洋牧场”估计能得到上百万吨的浒苔,这其中“净化”的海水又有多少呢?
齐政不敢保证今年黄海的“绿潮”不会爆发,但他可以保证,即使爆发,规模也肯定比不上历史同期了。
……
第312章 为作物加“营养餐”
为了追踪研究浒苔的商业化前景,海洋学家姚建益请求继续参观海藻有机肥的生产和应用。
齐政和陈建章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的请求,并由陈建章带他参观。
在苏北的海藻有机化肥厂。
明明进入的是有机肥生产厂,闻到的成品却有一股淡淡的腥味。
当姚建益知道嘉谷采用的是先进的生物发酵法工艺技术路线,不由得在内心暗自估量嘉谷实验室的技术底蕴。
海藻肥可加入秸秆或豆粕作为混合物复配,1吨的海藻原料大概可发酵成11吨的海藻有机肥。
姚建益不知道嘉谷生产有机肥的成本,但从陈建章的态度来看,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当然,除了成本,他更在意的是肥效。
具体肥效就要看应用了,陈建章先带他到嘉谷在苏省的有机肥应用合作示范点。
嘉谷农资为了推广展示有机肥的效果,在各地筛选了一批种植户作为合作示范点,苏北的绿园农业合作社就是这样一家合作户。
走进绿园合作社的设施农业园区,园区内有100多个大棚,全部种植西红柿。
参观几个大棚后姚建益发现,绿园合作社大棚内的西红柿与一般种植户的确实有些不同,西红柿秧苗长得更好、果实颜色更光滑。
这些西红柿正是施用了嘉谷农资的有机肥料。